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刚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重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胸腔
  • 6篇胸腔镜
  • 5篇切除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手术
  • 3篇切除术
  • 3篇细胞
  • 3篇肺叶
  • 3篇肺叶切除
  • 2篇电视胸腔镜
  • 2篇引流
  • 2篇术后
  • 2篇气胸
  • 2篇肿瘤
  • 2篇自发性气胸
  • 2篇肺癌
  • 2篇肺切除
  • 2篇肺叶切除术
  • 1篇单管

机构

  • 14篇重钢总医院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刚
  • 7篇肖凌
  • 6篇谭光忠
  • 6篇张长喜
  • 4篇刘衡
  • 1篇谭群友
  • 1篇陈焕文
  • 1篇吴庆琛
  • 1篇杜铭
  • 1篇杨双强
  • 1篇欧袁
  • 1篇周瑞琴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手术中纵隔引流管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426例,术毕时单纯安置胸腔引流管202例(胸腔引流组),同时安置纵隔引流管与胸腔引流管224例(纵隔引流组),比较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纵隔引流组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纵隔引流组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感染症状,减少胸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吻合口瘘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治疗吻合口瘘较好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李刚陈焕文张长喜肖凌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胸腔引流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6年5月手术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其中传统肺癌根治术68例,自2002年后所有肺癌行根治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传统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1.2%、21.0%,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2.7%、44.4%。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
李刚肖凌欧袁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并发症
支气管残端闭合器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支气管残端闭合器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支气管残端闭合器226例次,其中肺叶切除206例,全肺切除20例。结果本组22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闭合支气管,1例支气管残端有少许漏气,1例支气管断端少许渗血,支气管胸膜瘘1例,无死亡病例,余均康复顺利。结论支气管残端闭合器操作简单,节约时间,闭合牢固,手术并发症少,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可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
李刚肖凌谭光忠
关键词:肺切除术疗效支气管胸膜瘘
电视胸腔镜诊治恶性胸腔积液46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非小细胞肺癌36例,恶性间皮瘤3例,小细胞肺癌3例,直肠癌2例,乳腺癌及卵巢癌各1例。术毕复张性肺水肿1例,术后漏气时间延长2例,肺不张1例,均治愈,胸膜固定术后有效率达95.7%(44/46),复发6例。结论: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具有微创、安全、诊断准确的特点,是有效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
李刚肖凌谭光忠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腔积液恶性肿瘤
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预后及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的影响
2020年
目的研究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预后及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重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包括A组(50例)与B组(50例)。A组患者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使用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结果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上,B组患者相比于A组均缩短;在术中出血量上,B组患者相比于A组均降低;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相比于术前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均P <0.05)。结论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提高NSCLC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可降低患者机体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抑制癌细胞增殖,控制病情进展。
张长喜李刚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片段转化生长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行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行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经术前胃镜活检组织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93例,其中48例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作为观察组;45例行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其他有关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同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于术后第7天进行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0)、最大通气量(MVV),观察两组术后肺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胸部出血量、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减少(P均<0.01);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其中,喉返神经损伤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均<0.01),而吻合口瘘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各值VC,FEV1.0,MVV均显著性降低(P均<0.01)。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容易恢复、减轻术后肺功能障碍的手术方案,但同时行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又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临床应在保证正常组织和功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以及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
李刚杨双强刘衡张长喜
关键词:胸腔镜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术后肺功能
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8例,其中双侧同期手术3例。取腋中线第6肋间为电视胸腔镜观察孔,于腋前线第4肋间做2cm切口经肋间进入胸腔为操作孔,肺大疱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或结扎,纱布摩擦胸膜固定术。结果 98例无中转开胸,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1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病人因胸腔内粘连重,肺大疱多,延长第4肋间切口3~4cm,行胸腔镜辅助手术。95例单侧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50min;3例双侧手术时间分别为120、150、180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13d,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4~14d,平均7d。术后复张性肺水肿、肺不张、包裹性胸腔积液各1例,漏气时间延长2例。98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75例>1年,无气胸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行,疗效确切,疼痛轻,简单,对切口美观影响小。
李刚肖凌谭光忠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二孔法自发性气胸肺大疱
腹膜后精索静脉结扎联合栓塞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2005年
目的提高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症状缓解率并降低复发率.方法对60例Ⅱ度以上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采取腹膜后精索内静脉结扎中联合结扎处以下注入硬化剂栓塞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45例症状明显或(和)体检发现Ⅱ度以上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者,术后3个月复诊,45例症状、体征改善,15例因精索静脉曲张继发不育病人,术后精子数目、活力改善11例,4例无改善.对手术有效的56例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年,失访6例,其中11例术后精子功能改善,致孕9例,2例后查明为女方因素不育,无复发病例,所有患者无睾丸、附睾萎缩及阴囊肿胀情况.结论该术式在改善病人症状、降低复发率方面,疗效满意.
李刚谭光忠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精索内静脉结扎术栓塞术
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连枷胸18例被引量:1
2008年
李刚肖凌谭光忠
关键词:连枷胸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
IL-6表达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脓毒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脓毒症进展与IL-6基因启动子区-174G/C、-572C/G和-597G/A位点多态性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重钢总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1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人群132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第3版脓毒症诊断标准和分型方法,将113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n=51)和脓毒症休克组(n=62);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血,检测血浆中IL-6和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174G/C、-572C/G、-597G/A位点多态性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以上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其进展的关系。结果观察组IL-6和PCT的血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脓毒症休克组IL-6和PCT的血浆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6基因多态性位点-572C/G的基因型CC及等位基因C频率明显偏低(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休克组IL-6基因多态性位点-572C/G的基因型CC及等位基因C频率明显偏低(P<0.05),而-174G/C和-597G/A位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基因-572C/G位点基因型为CC的脓毒症患者血浆IL-6和PCT水平明显低于基因型为CG/GG患者(P<0.001)。结论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脓毒症的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CC基因型为脓毒症的保护基因,GG基因型为易感基因型,且其多态性影响IL-6表达水平。
王聪懿李刚张长喜周瑞琴吴庆琛
关键词:脓毒血症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