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荣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肝养阴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养阴片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两组均采用"2HRZE(S)/4HR"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加服慢肝养阴片,对照组不用保肝药物,待肝功能出现异常时加用凯西莱。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肝损害情况。结果经抗结核治疗6个月,观察组肝损害发生率为6.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观察组成功完成抗结核化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养阴片可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规律、有效地完成抗结核化疗过程。
- 房荣谢梅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结核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2009年
-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73例,均符合199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的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其中男40例,女33例;年龄38~84岁,平均64.7岁;病程5~40年,平均15.3年。原发病: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61例,支气管哮喘7例,支气管扩张3例,肺结核2例;右心衰54例,全心衰19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法)Ⅱ级37例,≥Ⅲ级36例。并发症:肺性脑病4例,呼吸衰竭7例,心律失常13例。
- 房荣曹耀章
- 关键词:心脏病肺源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被引量:3
- 2010年
- 房荣刘静曹耀章
-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亚临床腹水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亚临床腹水对经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15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腹水程度分为无腹水组(A组)73例、亚临床腹水组(B组)57例和腹水组(C组)85例。比较各组抗病毒治疗效果,Kaplan-Meier曲线分析各组HBV DNA累积未检出率、Hbe Ag累积转阴率、肝癌累积发生率或累积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影响经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后186例患者未检出HBV DNA,C组HBV DNA累积未检出率显著低于A组(P=0.001);56例(54.4%)患者HBe Ag转阴,但三组HBe Ag累积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B组INR、胆红素、Alb、CTP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22.8%)患者发展为肝癌,20例(9.3%)患者死亡,C组的肝癌累积发生率和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A组(P=0.013,P=0.014)和B组(P=0.006,P=0.048),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INR、Alb、腹水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结论亚临床腹水对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长期预后影响较小。
- 赵媛曹耀章房荣张建军
- 关键词:肝硬化拉米夫定预后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uPAR和IP-1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以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和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水平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 65例接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肝纤维化组37例和重度肝纤维化组28例。另选择同期20例肝移植供肝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检测血清su PAR和IP-1O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u PAR和IP-10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u PAR水平为4.5(1.8~10.5)ng/ml),显著高于健康人(2.2(0.7~4.4)ng/ml,P<0.05);血清IP-10水平为255(71~455)pg/ml,显著高于健康人(87(70~135)pg/ml,P<0.05);轻度纤维化患者血清su PAR和IP-10水平分别为3.5(1.7~5.5)ng/ml和215(68~408)pg/ml,显著低于重度纤维化患者的(5.2(1.8~9.2)ng/ml和290(106~525)pg/ml(P<0.05);以血清su PAR>4.2 ng/ml或IP-10>265pg/ml为截断点,其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42和0.698,其敏感性分别为67.86%和64.29%,特异性分别为78.34%和72.97%。结论血清su PAR和IP-10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 赵媛曹维章房荣张建军王兴宁姚向波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IP-10
- 慢性病毒性乙肝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脂代谢及肝脏超声的改变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乙肝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脂代谢及肝脏超声的改变。方法以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病毒性乙肝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于我院治疗的30例单纯慢性病毒性乙肝患者(设为对照组)为对象,2组对象入院后均行常规生化及超声检查,比较2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 L)]、脂代谢[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肝脏超声变化。结果研究组ALT、AST、TBi 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高,而HDLC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肝脏超声变化结果显示研究组肝脏边缘钝化、肝脏实质回声不均匀、肝右叶最大斜径增大的概率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乙肝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肝功能下降、脂代谢紊乱以及肝脏超声变化,可能是因为精神分裂症可加剧慢性病毒性乙肝病情进展及恶化。
- 马小勇王芳谢梅赵媛房荣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精神分裂症肝功能脂代谢肝脏超声
- 替比夫定对HBV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阻断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评价妊娠早期给予替比夫定口服对乙型肝炎病毒(HBV)高载量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80例HBV高载量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受试者在孕12周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服药至产后12周,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保肝治疗;对照组受试者只接受复方甘草酸苷保肝治疗。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均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和乙肝疫苗20μg。比较两组孕妇受试者在分娩即刻和分娩后12 w血清HBV DNA水平。评估两组新生儿在出生时和6月龄时血清HBs Ag和HBV DNA阳性率,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胎龄、身长、头围、体质量和Apgar评分。同时,密切观察两组孕妇在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娩即刻和分娩后12 w,试验组受试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3.58±0.56)lg copies/ml和(2.98±0.32)lg 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3±0.47)lg copies/ml和7.46±0.43)lg copies/ml(P<0.01);新生儿出生时,试验组HBs Ag和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0%和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和17.5%(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P=0.64)、身长(P=0.44)、头围(P=0.93)、体质量(P=0.46)、Apgar评分(P=0.45)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在孕12周开始应用替比夫定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且未见孕妇和新生儿有不良反应。
- 赵媛曹耀章房荣张建军
- 关键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 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肝爽颗粒+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T、ALB、ALT、TBIL、LN、PCⅢ、Ⅳ-C及HA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房荣马小勇
- 关键词:肝爽颗粒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
- 复方鳖甲软肝片辅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辅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Peg IFNɑ-2b)及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采用Peg IFNɑ-2b及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疗程24周,持续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病毒学应答、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测定肝脏硬度值(LSM)、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应答(SVR)20例,对照组18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SM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LS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HA、LN、PC-III、IV-C、TNF-α、TGF-β1、IL-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可显著改善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 马小勇席蓉蓉房荣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复方鳖甲软肝片肝纤维化利巴韦林病毒学应答
- 慢肝养阴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肝养阴胶囊联合替比夫定强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78例。参考组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慢肝养阴胶囊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V-DNA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与参考组比较,观察组的HBeAg阴转率及HBsAg阴转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慢肝养阴胶囊联合替比夫定强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确切,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 房荣马小勇
- 关键词:慢肝养阴胶囊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