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小勇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胶囊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1篇代谢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养阴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肝硬化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肝炎
  • 1篇针剂
  • 1篇脂代谢
  • 1篇治疗肺结核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4篇延安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马小勇
  • 3篇房荣
  • 1篇蔡波
  • 1篇薛雯雯
  • 1篇赵媛
  • 1篇谢梅
  • 1篇王芳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肝养阴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慢肝养阴胶囊联合替比夫定强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78例。参考组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慢肝养阴胶囊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V-DNA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与参考组比较,观察组的HBeAg阴转率及HBsAg阴转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慢肝养阴胶囊联合替比夫定强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确切,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房荣马小勇
关键词:慢肝养阴胶囊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病毒性乙肝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脂代谢及肝脏超声的改变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乙肝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脂代谢及肝脏超声的改变。方法以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病毒性乙肝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于我院治疗的30例单纯慢性病毒性乙肝患者(设为对照组)为对象,2组对象入院后均行常规生化及超声检查,比较2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 L)]、脂代谢[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肝脏超声变化。结果研究组ALT、AST、TBi 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高,而HDLC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肝脏超声变化结果显示研究组肝脏边缘钝化、肝脏实质回声不均匀、肝右叶最大斜径增大的概率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乙肝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肝功能下降、脂代谢紊乱以及肝脏超声变化,可能是因为精神分裂症可加剧慢性病毒性乙肝病情进展及恶化。
马小勇王芳谢梅赵媛房荣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精神分裂症肝功能脂代谢肝脏超声
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肝爽颗粒+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T、ALB、ALT、TBIL、LN、PCⅢ、Ⅳ-C及HA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房荣马小勇
关键词:肝爽颗粒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
不同剂型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糖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析不同剂型利福平在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9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利福平胶囊予以治疗,口服0.45~0.6g利福平胶囊,每日1次,睡前服用;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利福平粉针剂予以治疗,静脉滴注0.45~0.6g利福平粉针剂,每日1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病灶吸收情况、痰菌转阴情况、空腹血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i90.9%(40/44)比73.8%(31/42),95.5%(42/44)比81.O%(34/42),93.2%(41/44)比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28±1.32)mmol/L比(6.96±1.58)mmol/L](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6%(6/44)比33.3%(14/42),11.40k(5/44)比35.7%(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应用利福平粉针剂治疗,能够获得较利福平胶囊更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值得加以推广。
蔡波薛雯雯马小勇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利福平胶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