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胃损害
  • 2篇腺炎
  • 1篇与门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水肿
  • 1篇水肿型
  • 1篇水肿型胰腺炎
  • 1篇胃镜
  • 1篇纤维化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出血
  • 1篇门脉
  • 1篇门脉高压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炎
  • 1篇克隆病
  • 1篇溃疡

机构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6篇张国艳
  • 4篇刘玉兰
  • 2篇吴晶新
  • 2篇肖文斌
  • 1篇汤绍迁
  • 1篇刘志刚
  • 1篇李明荣
  • 1篇张会利
  • 1篇叶晖
  • 1篇王智锋

传媒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进一步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C) 的发病特点。方法 分析经肠镜、钡灌肠及各项生化检查而确诊的64 例UC的临床特点。结果 UC的发病以成年人多见。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及全结肠为主,分别占46-9 % 和48-4% ,并且后者的病情较重。体温、血沉、白细胞、血红蛋白及α2 球蛋白与病情呈正相关。大多数患者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 治疗有效。结论 掌握UC的临床特点可正确地诊断与治疗该病。
刘玉兰肖文斌张国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UC克隆病CD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预示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1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血清PⅢP水平与门静脉宽度及凝血酶原时间成明显正相关;食道静脉曲张及其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PⅢP水平明显高于非曲张组,并且Child-pughBC级患者血清PⅢP水平明显高于A级患者。
张国艳王智锋汤绍迁叶晖叶晖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骨髓纤维化与门脉高压的研究被引量:14
2000年
目的 研究骨髓纤维化合并门脉高压的特点。方法 对已确诊的 6例骨髓纤维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B超、CT、肝功能、核素心 /肝血流比、骨髓穿刺及活检等检查 ,并有 10例肝硬化患者作对照。结果  6例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 ,白细胞与血小板数升高 ,骨髓象见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胃镜 6例患者均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B超及 CT示肝弥漫性损害 ,均有门静脉增宽及脾大 ,核素心 /肝血流比测门脉压为 32± 2 cm H2 O。结论 骨髓纤维化可致门脉高压 ,其特点是肝功能基本正常 。
刘玉兰肖文斌张国艳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门脉高压胃镜B超肝功能
急性丙型肝炎58例临床分析
1996年
急性丙型肝炎58例临床分析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10004)张国艳,吴晶新,刘志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科(150086)李明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为1992~1995年多科室住院急性丙型肝炎(急性丙肝)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张国艳吴晶新刘志刚李明荣
关键词:丙型肝炎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合并胃损害45例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总结分析72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情况。结果显示625%(45/72)的患者伴有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前者的发生率为486%,后者为138%。胆源性和酒精源性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83%和607%,无显著性差异。轻度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发生率低于中、重度的发生率。血清胃泌素无明显变化,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为378%。结果表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发生可能主要与胰蛋白酶、溶血磷脂活性增加,使胃粘膜血流减少,从而导致胃粘膜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而与胃泌素、酒精刺激及Hp的感染关系不大。此外,合并的胃损害可能是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腹痛消失较慢的原因。
刘玉兰张国艳张会利李书起
关键词:水肿型胰腺炎并发症胃损害
急性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1998年
急性胰腺炎可合并多个脏器的损害,其伴发胃损害发病情况报道尚少。本文将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伴发的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进行临床研究分析。临床资料本文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2例,其中有15例为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男51例,女21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43岁。
刘玉兰张国艳张会利李书超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胃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