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爱军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2篇大鱼际
  • 2篇鱼际
  • 2篇吞咽
  • 2篇皮瓣
  • 2篇皮肤脱套伤
  • 2篇卒中后
  • 2篇脱套伤
  • 2篇末节
  • 2篇拇指
  • 2篇拇指末节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2篇急性
  • 2篇出血
  • 1篇大鱼际皮瓣
  • 1篇蛋白
  • 1篇低温疗法
  • 1篇血性
  • 1篇亚低温

机构

  • 7篇天门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余爱军
  • 3篇曾广军
  • 2篇施加林
  • 2篇郭孝军
  • 2篇熊文
  • 1篇韦世友
  • 1篇管萍
  • 1篇杨小华
  • 1篇王炎林
  • 1篇黄骥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骨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亚低温疗法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疗法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动态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14d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14d血清IL-1β、IL-6、IL-8、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在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促进炎症消退。
韦世友黄骥余爱军肖淑烽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急性脑出血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
吞咽治疗仪联合使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吞咽治疗仪和针灸治疗相结合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分为吞咽治疗仪治疗、针灸对照组,并将3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吞咽治疗仪组总有效率86.7%,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3组治疗后洼田饮水实验评分均有改善,而以治疗组改善为优。结论 3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用吞咽治疗仪组和单用针灸治疗组。
余爱军曾广军王炎林施加林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治疗仪针灸
第一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第一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19例,创面缺损面积2 cm×5 cm^3 cm×6 cm,其中13例合并甲床缺如,6例伴甲床残留,均采用第一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进行修复。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拇指的外形、感觉及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Michigan手外科问卷评定患者对拇指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本组12例皮瓣术后完全存活;5例术后2~4 d皮瓣表面出现水疱,颜色暗红,拆除蒂部旋转点缝线后,皮瓣血运逐渐好转,最终存活良好;2例第一掌背动脉皮瓣尖端皮缘坏死,换药后痂下愈合,无骨外露。所有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时,手指皮瓣外形良好,指腹皮瓣感觉可,两点辨别觉6~9 mm,指背皮瓣无感觉恢复;手指功能评定结果:优17指,良2指,优良率为100%;Michigan手外科问卷评定结果:非常满意15例,满意4例。结论该术式疗效满意,是治疗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曾广军余爱军熊文郭孝军
关键词:外科皮瓣拇指脱套伤皮肤移植
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治疗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腰穿置管引流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SA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SAH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2组病例均进行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腰穿置管引流。比较2组头痛、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头痛、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穿置管引流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是治疗SAH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余爱军杨小华
关键词:腰穿置管引流钙通道阻滞剂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鱼际皮瓣联合第1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被引量:2
2015年
本院自2009-01—2014-07采用大鱼际皮瓣联合第1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19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患指外观及功能满意,报道如下。
郭孝军曾广军熊文余爱军
关键词: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大鱼际皮瓣
关节腔注射A型肉毒毒素与类固醇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A型肉毒毒素(BTA)与类固醇类药物曲安奈德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注射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BTA与利多卡因。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8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以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1周、4周及8周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病人上肢功能及肩关节屈曲、外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外展活动度较治疗前比较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BTA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肩痛病人的疼痛,改善上肢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应用曲安奈德治疗者。
余爱军代雄施加林
关键词:脑卒中A型肉毒毒素类固醇肩痛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情况,将病人分为恶化组(31例)和正常组(171例)。两组病人均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溶栓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分、白细胞计数、术前NIHSS评分、有吞咽功能障碍、责任大血管狭窄程度、TOAST分型等是急性脑梗死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白细胞计数、吞咽功能障碍、NIHSS评分、大血管狭窄程度和TOAST分型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多种因素可造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溶栓药物并确定药物剂量。
余爱军管萍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阿替普酶吞咽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