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新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5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肺切除范围包括2例右肺上叶、5例右中叶、12例右下叶、9例右中叶及右下叶、3例左上叶、15例左下叶、10例左下叶及左上叶舌段、1例右中叶及左上叶舌段。除2例中转开胸外,其余55例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6.4±53.7)min;出血量50~1 500mL,平均(231.4±85.9)mL;术后带胸管引流时间2~11d,平均3d;术后住院时间4~19d,平均(8±2)d;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4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其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33例(61.1%),症状明显减轻16例(29.6%),症状无明显变化5例(9.3%)。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有手术指证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郭立人陈树兴许德新
- 关键词:胸腔镜肺切除术支气管扩张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19b与miR-20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检测mi R-19b与mi R-20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NSCLC肺癌患者50例,使用Real-time RT-PCR法对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 R-19b和mi R-20a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利用2(-△△CT)法处理结果,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相对于内参U6,mi R-19b基因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而mi R-20a基因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组织标本中,mi R-19b基因表达量在临床分期I-II的标本中明显高于临床分期III,而mi R-20a基因表达量在临床分期I-II的标本中明显低于临床分期III,差异均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mi R-19b基因表达量在肿瘤病理低分化组织中明显低于肿瘤病理高分化组织,而mi R-20a基因表达量在肿瘤病理低分化组织中明显高于肿瘤病理高分化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 R-19b低表达和mi R-20a高表达与NSCL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具有密切关系,早期检测有助于NSCLC诊断和治疗。
- 林铿强石琴何峰陈群许德新
- 关键词:MIMIRT-PCR
-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附24例报告)
-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近期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总结技术要点和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以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病变为主的...
- 许德新
- 关键词:闭塞性病变手术并发症PTA治疗
- 文献传递
- DNAJB4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细胞浸润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DNAJB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癌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NAJB4 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DNAJB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TIMER数据库分析DNAJB4表达与NSCLC中免疫细胞(B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免疫细胞浸润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DNAJB4表达水平与NSCLC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DNAJB4在NSCLC组织中低表达(P<0.05)。DNAJB4表达水平与癌组织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相关。肺腺癌中,DNAJB4的拷贝数变异对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有明显影响(P<0.05)。B细胞可作为肺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鳞癌中,DNAJB4拷贝数变异对除CD8 T细胞外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生存分析显示低表达的DNAJB4与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DNAJB4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下调,参与NSCLC免疫细胞浸润,影响免疫微环境的平衡,进而造成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DNAJB4可能是NSCLC免疫细胞浸润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 杨上英杨上英许德新黄明翔陈新富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HLJ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HLJ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LJ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病理分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8-10月在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NSCLC患者的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LJ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HLJ1基因在NSCLC组织与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NSCLC组织HLJ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等关系。结果:45例NSCLC组织中HLJ1基因的表达量为0.503±0.349,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LJ1基因的表达量为1.143±0.677。NSCLC患者癌组织中HLJ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LJ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病理分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J1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下调,表明其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杨上英黄明翔陈新富许德新林勇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临床病理因素
- 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3年9月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41例的临床资料,均有反复咯血,术前CT提示肺曲菌球可能,病灶直径1-5 cm。肺叶切除术29例,肺段切除术8例,肺楔形切除术4例。结果手术时间:29例肺叶切除(156.4±57.7) min,8例肺段切除(167.5±56.4)min,4例肺楔形切除分别为35、47、54、65 min。出血量20-1100 ml,中位数150 ml。中转开胸3例(胸顶粘连)。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11 d,中位数3 d;术后住院时间4-19 d,(8±2)d。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9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5月,5例有少量间断痰血。结论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单纯型肺曲菌球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郭立人陈树兴许德新潘闪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肺切除术肺曲菌球
-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查早期肺腺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筛查结节状磨玻璃影的早期肺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显示:病灶直径≤2cm,结节状磨玻璃影,且实性成分大于30%。对CT检查上述异常的患者,术前采用SELDI-TOF-MS进行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检测,显示某一肺癌相关的蛋白峰增高,即考虑为早期肺腺癌。分别将SELDI-TOF-MS、CT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诊断的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T检测的诊断正确率为72.29%(60/83),灵敏度为72.97%(54/74),特异度为66.7%(6/9);SELDITOF-MS检测的诊断正确率为97.50%(78/80),灵敏度为97.3%(72/74),特异度为100%(6/6)。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技术筛查结节状磨玻璃影的早期肺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高早期肺癌的正确率。
- 郭立人杨之怡黄明翔许德新
- 关键词:肺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