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士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3
- 2006年
- 王永士祁国宾宋世强郭安斌
- 关键词:玉米倒伏大雨玉米生长栽植密度种植密度
- 葡萄园绿色生产模式的优化策略分析
- 2024年
- 本论文聚焦于葡萄园绿色生产模式,探讨了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优化策略与实践成果。通过对葡萄园生态系统的深入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涵盖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化措施,旨在实现葡萄园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为葡萄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王永士刘德兴祁国宾何庆聂元军
- 关键词:葡萄园葡萄产业
- 两种无机盐渗透处理对穗发芽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 2018年
- 以新品系BN001、BN002穗发芽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_2溶液(0.05%、0.10%、0.15%、0.30%)、KNO3(0.10%、0.15%、0.20%、0.25%)渗透处理6 h,研究不同浓度下两种无机盐溶液渗透处理对穗发芽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_2溶液在0.05%、0.10%、0.15%、0.30%浓度下渗透处理6 h,对BN001号、BN002号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无促进作用。KNO_3溶液处理BN001号种子在0.20%和0.25%浓度下效果最好,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得到显著提高。以KNO_3溶液处理,BN002号在0.25%浓度下效果最好,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得到显著提高。
- 王永锋王永士张艳红
-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无机盐种子活力
- 河南省小麦作物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在文献回顾和比较优势理论前沿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小麦在2003-2009年的种植面积、产量、各地区比较优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进而结合当前情况具体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所面临的形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 王永士王帅兵谢丽芬张艳红宋世强崔志军
- 关键词:小麦比较优势
- 玉米新品种安玉3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7
- 2018年
- 安玉308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A74C为母本、A105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17年6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安玉308比对照品种增产7%以上,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强和淀粉含量高等特点,适宜在河南省等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 卢道文孙海潮牛永锋芦连勇董文恒宋俊乔李永江张莹莹张晓辉王永士
-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栽培技术
- 现代果园生草技术推广及运用被引量:6
- 2020年
- 通过探究果园生草及其作用,分析了现代果园生草技术要点与推广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比分析清耕与生草处理发现,现代果园生草技术比清耕处理更实用,且提出了果园生草技术运用应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
- 张艳红王永士蔡爱军史欣冉刘志勇李俊献程小龙
- 关键词:生草技术
- 国审玉米新品种安玉1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 2007年
- 王永士郭安斌谢利芬祁国宾宋世强崔志军
- 关键词:安玉13杂交选育玉米新品种栽培要点亚热带种质农科所
- 秩次分析法在评价绿豆区试产量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运用金文林教授提出的秩次分析法对国家绿豆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三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产量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并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自已的建议。
- 杨春玲王永士王阔郭瑞林关立侯军红宋志均
- 关键词:绿豆秩次分析法
- 豫北山区建设谷子产业聚集区的研究与分析
- 2022年
- 在豫北山区建设谷子产业聚集区,通过高产、优质谷子的种植和畜牧业养殖的结合,形成可以复制的“种植—养殖—种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种植高产、优质谷子10万亩,大力开发后端深加工产业,建设具备年出栏3万只育肥羊能力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改善豫北山区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王永士刘德兴聂元军逯会立
- 关键词:谷子产业聚集区种植业畜牧业
- 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分析
- 2025年
- 通过对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与深入分析,本文作者首先概述了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其次详细阐述了普查收集的方法与实施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具体实施步骤及数据统计与分析。普查结果显示,林州市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且这些资源在地理分布和特性上具有多样性。最后探讨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包括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保护区、加强监测与管理、推广优质种质资源及加强创新与研发等方面,以促进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王永士刘韶华刘德兴祁国宾聂元军何庆
-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