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永锋

作品数:80 被引量:366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1篇玉米
  • 16篇杂交
  • 16篇大豆
  • 14篇性状
  • 13篇玉米杂交
  • 13篇杂交种
  • 12篇玉米杂交种
  • 12篇高产
  • 11篇选育
  • 10篇玉米新品种
  • 9篇农艺
  • 9篇农艺性
  • 9篇农艺性状
  • 8篇栽培
  • 8篇籽粒
  • 8篇鲜食
  • 7篇栽培技术
  • 7篇种植密度
  • 7篇鲜食玉米
  • 6篇育种

机构

  • 64篇安阳市农业科...
  • 11篇河南省安阳市...
  • 5篇安阳市农业科...
  • 4篇安阳市农业局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省安阳市...

作者

  • 80篇牛永锋
  • 48篇卢道文
  • 45篇孙海潮
  • 38篇董文恒
  • 31篇张莹莹
  • 30篇芦连勇
  • 30篇李永江
  • 22篇宋俊乔
  • 20篇崔俊明
  • 20篇张晓辉
  • 15篇郑丽敏
  • 13篇郑丽敏
  • 12篇庞文喜
  • 10篇裴振群
  • 10篇陈亚光
  • 9篇刘智萍
  • 8篇王海莉
  • 6篇王永士
  • 6篇周青
  • 6篇王凤菊

传媒

  • 21篇农业科技通讯
  • 7篇种业导刊
  • 6篇玉米科学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大豆科技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杂粮作物
  • 3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天津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作物研究

年份

  • 5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这一新的育种方法能够快速提供来自供体亲本的稳定纯系,大大缩短自交系选育年限,加快育种进程,提高选育效率。就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在育种应用中的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探讨,揭示了提高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和建立高效的单倍体加倍方法,以及对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诱导机制研究等问题是目前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芦连勇崔俊明卢道文孙海潮牛永锋王海莉
关键词:育种应用
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的危害与防治被引量:8
2010年
指出了河南省玉米生产在全省粮食增产上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玉米苗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特征,提出了玉米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牛永锋郑丽敏王海莉郭鹏飞
关键词:玉米苗期病虫害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高效夏播栽培技术被引量:9
2021年
鲜食玉米是玉米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由于农户种植技术不规范、鲜食玉米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鲜食玉米产业的优化和发展。为加快鲜食玉米品种在夏播玉米地区的推广应用,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笔者对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栽培技术探讨,以期为鲜食玉米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孙海潮万金红张莹莹张盼卢道文牛永锋董文恒李永江张晓辉庞文喜
关键词:鲜食玉米
国审玉米新品种安玉706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2025年
安玉706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自育系A5855为母本、A768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突出等优点。2020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3年通过河北省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夏播种植和河北省春播玉米区春播种植。本文作者对安玉706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和杂交种生产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为该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牛永锋董文恒宋俊乔李永江张莹莹张盼史丽丽赵鋆李鑫卢道文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实现夏玉米高产的几个关键措施被引量:3
2006年
郑丽敏牛永锋祁国宾
关键词:夏玉米玉米杂交种玉米高产宽窄行种植果穗
黄淮海夏播区联合体国审玉米新品种综合性状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对2020年黄淮海夏播区玉米联合体审定的产量前20位品种进行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在选育和种植品种上,应选择比对照增产5.0%以上、抗穗腐病、千粒重在330 g以上、容重在720 g/L以上、穗高系数等于或接近0.382、高淀粉(粗淀粉含量在72%以上)、赖氨酸含量在0.3%以上、中大穗(穗长在17.8 cm以上)、穗行16左右的新品种。
孙海潮卢道文张莹莹张盼史丽丽牛永锋董文恒李永江
关键词:玉米综合性状子粒含水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45
2006年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主要参试品种的产量、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轴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和单株粒重等性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重>穗粗>出籽率>轴粗>茎粗>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因此,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要注重选择单株粒重高、穗比较粗、出籽率比较高和茎比较粗的品种,而对于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可适当放宽要求。
孙海潮万金红郭安斌卢道文崔俊明宋长江裴振群刘智萍芦连勇牛永锋郑丽敏
关键词:玉米灰色关联度分析
区域试验中不同种植密度大豆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2025年
为明确区域试验中适宜不同种植密度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文章采用逐步回归、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023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普通C组和高密组26个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种植密度组别参试品种仅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在产量相关农艺性状中,单株粒数对提高产量的正效应最大。普通C组参试品种中,百粒重对提高产量具有正效应,单株粒重具有负效应;高密组参试品种中,百粒重对提高产量具有正效应,单株粒重和生育期具有负效应。在耐密植大豆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选择,在生育期较短材料中更易选育获得耐密植栽培品种。
昝凯柴语潼牛静王铭陈亚光牛永锋
关键词:种植密度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等十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4个玉米自交系49个[7(个)×7(个)]杂交组合的收获期含水量、株高、穗长、产量等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配合力分析表明,A5和B2两个玉米自交系综合性状优,可以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A5、B5、B4等自交系收获期含水量的一般配合力负效应较大,可以组配收获期含水量低的适宜机收籽粒的杂交组合。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收获期含水量、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的遗传力较高,在后代的遗传中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早代选择可靠性大。
卢道文宋俊乔李永江张莹莹牛永锋孙海潮芦连勇董文恒崔俊明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
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安豆1498
2024年
安豆1498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在黄淮海夏大豆北片区域种植全生育期103天。株型收敛,平均株高68.5厘米,有效分枝2.6个。叶片卵圆形,茸毛灰色,花白色。籽粒圆形、黄色、有光泽,脐褐色。平均单株有效荚数43.9个,单株籽粒数93.8粒,百粒重17.6克。落叶性好,不裂荚。
牛永锋周青徐淑霞
关键词:高油大豆夏大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