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博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耐药
  • 4篇法医
  • 4篇法医昆虫学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菌
  • 3篇丽蝇
  • 3篇耐药菌
  • 3篇儿童
  • 3篇法医学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变化
  • 2篇幼虫
  • 2篇尸食性蝇类
  • 2篇食性
  • 2篇丝光绿蝇
  • 2篇细胞
  • 2篇耐药性
  • 2篇巨尾阿丽蝇
  • 2篇分子
  • 2篇大头金蝇

机构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省儿童医...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赵博
  • 5篇温婵
  • 4篇耿蓉娜
  • 4篇王玲
  • 4篇王贺
  • 3篇孙立新
  • 3篇冀迎春
  • 3篇齐莉莉
  • 2篇苏旭东
  • 2篇李泽民
  • 2篇于江华
  • 2篇单保恩
  • 2篇史志勤
  • 2篇王卫杰
  • 2篇冯晓红
  • 2篇朱梦楚
  • 1篇王珊
  • 1篇张奇
  • 1篇王维平
  • 1篇王敬铭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昆虫知识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离自蛇体的侵入内阿米巴滋养体的培养与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将分离自蛇体的侵入内阿米巴(Entamoeba invadens)滋养体接种于营养琼脂血清盐水培养基,22℃恒温培养,每周转种1次。转种后的培养液内含大量滋养体,制成玻片标本,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形态。侵入内阿米巴滋养体的形态变化特点、运动方式、生殖周期和侵袭力等与感染人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基本相同。以侵入内阿米巴滋养体代替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学生能观察到活体阿米巴滋养体。
齐莉莉贾娴娴杨晓红赵博王贺
关键词:滋养体
2011-2013年儿童专科医院多药耐药菌的感染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s)在儿童医院的分布特征及规律,为建立和完善多药耐药菌的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专职人员每天浏览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并登记,监控目标性多药耐药菌,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分离到的多药耐药菌的临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我院住院患儿共送细菌培养60 735份,共检出目标性耐药菌株2 071例。2011年和2012年耐药菌检出率为2.4%和1.5%,2013年检出率较前两年明显增高(P<0.05),检出率为5.1%。多药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2%,革兰阳性菌占38%。检出最多的是MRSA,占28.8%。其次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22.7%。2011-2012年以MRSA为主,2013年开展ESBLs监测以来,检出菌株以MRSA和产ESBLs菌株为主。多药耐药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46.8%,其次是血液标本和脓标本,分别占15.7%和13.2%。提示多药耐药菌感染部位主要在呼吸道,血液和器官腔隙。结论通过建立多药耐药菌监控和管理措施,加强对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可以减少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温婵耿蓉娜孙立新冀迎春赵博
关键词:多药耐药菌儿童
共刺激分子B7家族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4年
食管癌的发病率占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九位,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尽管近年来食管癌外科诊疗措施不断提高,但总体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随着肿瘤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和对肿瘤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如何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杀灭体内残余癌细胞,成为提高食管癌疗效、预防其复发转移的关键。肿瘤浸润性T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是介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在抗食管癌免疫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异常,致使TIL经常被诱导成"无能",甚至抑制肿瘤免疫应答的其他免疫细胞、协助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监视。因此,本文就共刺激分子B7家族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研发食管癌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王珊王玲曹娜娜赵博单保恩
关键词:肿瘤免疫共刺激分子B7家族食管癌
二种尸食性蝇类幼虫形态学变化及在法医学上的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满足实际工作中利用蝇类幼虫日龄推断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需求,采用形态观察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Aldrich)、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ius)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进行了研究,筛选适合日龄推断的指标。结果显示:2种尸食性蝇类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其中,咽骨的骨化面积、平均光密度,后气门的平均光密度是最理想的判断幼虫日龄的指标,为法医昆虫学精确推断死后间隔时间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赵博王贺王玲王卫杰李泽民
关键词:法医昆虫学巨尾阿丽蝇大头金蝇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患者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例ABAO患者资料。其均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系统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分析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评估治疗90 d临床预后,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14/16)顺利完成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11例(11/16)患者的闭塞血管成功再通[改良的脑缺血治疗分级(m TICI)3级或2b级]。术中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事件,1例(1/16)取栓支架回收失败,1例(1/16)发生医源性夹层。术后90 d内随访共5例(5/16)患者死亡。存活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2.0±1.4)分。7例(7/16)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9例(9/16)患者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或死亡)。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颅脑CT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早期评分(pc-ASPECTS)、就诊时昏迷发生率、就诊时偏瘫发生率、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ABAO患者,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改善临床预后。
于江华史志勤苏旭东李鑫陈瑞卿赵立明尹阔场刘增品檀国军赵博朱梦楚冯晓红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机械溶栓
2011-2014年某儿童医院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感染/定植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掌握2011-2014年全院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感染/定植状况,以减少多药耐药现象的发生。方法收集2011-2014年住院患儿标本,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日通过LIS系统,登记MDROs,汇总后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感染特点。结果 2011-2014年共分离出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73株,2011-2013年分离率大于70%,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分离率为36.02%,明显下降(P〈0.05)。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有ICU的科室,以重症科、心外科、普外科和新生儿科为主。占91.7%~98.6%以上。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标本,占85.5%~91.9%。其他标本少见。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部位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构成比为83.6%,其次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占6.4%。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来自于社区感染占67.0%,院内感染占26.0%,定植菌占7.0%。结论掌握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规律,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控制ICU等重点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有利于降低耐药菌检出率。
温婵耿蓉娜赵博王敬铭孙立新冀迎春孙一硕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药耐药菌儿童定植
河北省2011年儿童医院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临床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送检阳性的4 164份标本,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根据标准筛选MDRO,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检出多重耐药菌1 620株,G-菌占56.30%,G+菌占43.70%。所分离的G+菌中首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32.90%、未发现对环丙沙星耐药菌株,且适于儿童用药,可作为临床经验首选用药。G-菌中占前两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分别为29.75%和15.56%,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美洛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30%,可作为首选临床经验用药。结论分离株耐药现象普遍存在,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因此,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温婵耿蓉娜赵博
关键词:儿童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多重耐药
塞来昔布通过阻断NF-кB信号通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周期阻滞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塞来昔布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但其对肿瘤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研究塞来昔布是否通过阻断NF-кB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周期产生影响。方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塞来昔布对MDA-MB-231细胞增殖、周期分布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经塞来昔布干预该细胞24h后,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及NF-кB信号途径中p-IκBα的变化。结果:塞来昔布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高浓度塞来昔布可改变细胞进程,将其阻滞于G0/G1期。塞来昔布作用24h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DK4呈剂量依赖性表达下降(P<0.05)。同时,细胞中p-IκBα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塞来昔布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阻断NF-кB信号通路,进而下调其下游基因CyclinD1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
王玲张奇赵博赵连梅李嘉单保恩
关键词:塞来昔布细胞周期MDA-MB-231
丽蝇科蝇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法医学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双翅目(Diptera)丽蝇科(Calliphoridae)蝇类是最早出现在腐败尸体、尸块上的主要蝇类。在法医昆虫学领域,根据丽蝇科的生活特性,可以较准确地推断出凶杀案或无名尸案的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利线索。本文介绍了丽蝇科蝇类的生物学、形态学特征,并对其在法医昆虫学与分子生物学、数学形态学、法医毒理学方面的联合应用进行了综述。
赵博温婵齐莉莉王贺王冀
关键词:法医昆虫学死亡时间双翅目丽蝇科
丝光绿蝇幼虫不同温度下的形态学变化及法医学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丝光绿蝇幼虫形态学变化筛选日龄推断的指标。方法在20℃、24℃和28℃下饲养丝光绿蝇,瘦猪肉诱其产卵,每隔12h取样1次,直至50%以上幼虫化蛹为止,采用形态观察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进行观察研究。结果丝光绿蝇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规律性变化,幼虫后气门平均光密度、咽骨骨化面积及其平均光密度这3项指标是推断幼虫日龄较理想的指标。结论在恒温条件下,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均发生规律性变化,为法医学中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精确推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赵博王玲王贺王卫杰齐莉莉李泽民
关键词:法医昆虫学丝光绿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