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涛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细胞学
  • 2篇针吸
  • 2篇组织学
  • 2篇细针
  • 2篇面部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道炎症
  • 1篇性病
  • 1篇炎症
  • 1篇针吸细胞
  • 1篇针吸细胞学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块
  • 1篇气道
  • 1篇气道炎症
  • 1篇肿块

机构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4篇李春涛
  • 3篇金玲
  • 3篇郭宪生
  • 1篇唐谊海
  • 1篇董涓
  • 1篇杨原
  • 1篇林小平
  • 1篇张齐武
  • 1篇宋福林
  • 1篇黄文臣
  • 1篇贾立辉
  • 1篇刘民培
  • 1篇姜成梁
  • 1篇康林
  • 1篇狄军艳
  • 1篇陈萍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口腔颌面部肿物FNAC与组织学对照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10 9例口腔颌面部肿物针吸细胞学与其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结果  10 9例中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 46例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1 3% ,其特异性在 90 %以上。组织病理学诊断恶性肿瘤 6 3例 ,针吸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 74 6 % ,其敏感性在75 %左右。结论 针吸细胞学对口面部良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而对口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偏低 。
金玲贾立辉郭宪生李春涛
关键词:针吸细胞学口腔颌面部肿瘤
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 mRNA表达与气道炎症的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IL)6mRNA表达与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的关系。方法对12例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8例缓解期患者及9例健康人,采用RTPCR法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PBMC中IL6mRNA的表达水平及ECP和FEV1%。结果发作期患者IL6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P<001),而缓解期患者无明显升高。发作期患者IL6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ECP呈中度正相关(r=0679,P<001),而与FEV1%呈中度负相关(r=-0589,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PBMC中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
陈萍张齐武刘民培林小平李春涛康林董涓
关键词:哮喘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气道炎症
1500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乳腺肿物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1500例。与其中手术后获病理组织学诊断的415例做对照比较。结果150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11-88岁,平均38.6岁。415例手术病例中组织学为良性病变的197例中,细胞学诊断有1例不符,诊断为癌。组织学诊断为恶性肿瘤的218例,细胞学诊断有6例不符,诊断为良性。本组的敏感性、特异性、总准确度、假阴性和假阳性分别为97.25%,99.49%,98.31%,2.75%,和0.51%。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对乳腺肿物诊断具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乳腺肿物常规检查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金玲狄军艳宋福林杨原黄文臣李春涛郭宪生
关键词: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