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玲

作品数:2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肿瘤
  • 4篇预后
  • 4篇食管
  • 3篇针吸
  • 3篇食管鳞癌
  • 3篇食管肿瘤
  • 3篇细胞癌
  • 3篇细胞学
  • 3篇鳞癌
  • 3篇鳞状
  • 2篇乳头
  • 2篇细针
  • 2篇细针吸取
  • 2篇细针吸取细胞
  • 2篇细针吸取细胞...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9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金玲
  • 6篇王建清
  • 4篇郭宪生
  • 3篇侯维平
  • 2篇李玉霞
  • 2篇曲家骐
  • 2篇杨原
  • 2篇李春涛
  • 2篇沈宾鸿
  • 2篇宋福林
  • 2篇刘锟
  • 2篇狄军艳
  • 1篇唐谊海
  • 1篇马富锦
  • 1篇迟英凯
  • 1篇王文亮
  • 1篇黄文臣
  • 1篇贾立辉
  • 1篇孙文利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消...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8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食管鳞癌患者郎格罕细胞与预后的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为了了解食管癌患者肿瘤中郎格罕细胞(LC)的分布与预后的关系,作者对167例连续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ABC)方法S-100蛋白染色,观察了LC在肿瘤癌巢内、癌巢周、间质内、癌旁粘膜及淋巴滤泡五个不同部位中的形态、数量及分布特点,以及与病理分期的关系;对随访3年以上的127例,观察了癌组织不同部位中LC的数量与存活时限的关系。结果发现LC在癌巢内及淋巴滤泡中的数量,随食管癌的TNM分期增大而明显增多,Ⅲ、Ⅳ期病变癌巢内的LC均值比Ⅱ期者显著增值,呈正相关。由此提示,癌巢内LC增多的患者生存期较短;而癌巢周、癌旁粘膜及间质内LC增多的患者生存期较长。这两点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的免疫学方面的新指标。
侯维平刘锟曲家骐金玲金玲李玉霞马富锦
关键词:食管肿瘤郎格罕细胞鳞癌
食管鳞癌预后与郎格罕氏细胞的关系(127例回顾性分析)
1997年
对127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在光镜下观察了郎格罕氏细胞(LC)在肿瘤癌巢内、癌巢周、间质内、癌旁粘膜及淋巴滤泡5个部位中的数量、分布特点及其与病理分期的关系和存活期限的关系。127例都是手术随访3年以上者。结果发现.癌巢内LC数量增多者病理分期级别高,存活期短,是预后不良的标志;相反,癌巢周及间质内LC数量增多者病理分期级别低,存活期长,是预后好的标志。
侯维平刘锟曲家骐金玲李玉霞王建清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郎格罕氏细胞
胰头-壶腹区癌CE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王建清金玲姜成栋
关键词:腺癌鳞状基底细胞癌壶腹乳头状腺癌肿瘤抗原粘液癌单克隆抗体
HPV-DNA与p53蛋白在食管肿瘤中的作用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解人类乳头瘤病毒基因(HPV-DNA)6、11及16型及p5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对64例食管鳞癌标本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了HPV-DNA6、11和16型表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p53蛋白。结果发现:64例食管鳞癌中HPV-DNA总的检出率为62.5%,感染率较高,但HPV6、11型和16型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HPV6、11型的阳性率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者检出率高,低分化者检出率低。HPV16型的检出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中比无转移组高;在TNM分期Ⅲ、Ⅳ期的检出率比Ⅱ期者高;病人存活1年以内组中的检出率比存活3年以上者高。结论表明感染HPV16型者预后不佳;HPV与p53双阳性者预后不佳。
金玲王文亮王建清
关键词:食管肿瘤DNAP53蛋白预后人乳头瘤病毒
食管鳞癌中P53基因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1998年
探讨P53基因与食管鳞癌的预后关系。用免疫组化法对117例食管鳞癌病理标本做了P53蛋白检测。①P5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8.97%,在正常食管粘膜中不表达;②P53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食管鳞癌的中期或早期;③P53的定性表达与病人预后无明显关系,不随病期或有转移而提高其阳性率;④P53蛋白的定量表达与病人预后有关,强阳性者存活期短,预后差;弱阳性者存活期长,预后较好。食管鳞癌病人P53蛋白的表达强度,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病人预后一个免疫学参考指标。
金玲侯维平王建清唐谊海沈宾鸿郭宪生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P53基因预后
240例甲状腺肿物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物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诊断的价值。方法取术前FNAC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的甲状腺肿物240例,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40例中,男性63例,女性177例,男女之比为1:2.81。年龄20~65岁,平均36岁;病程10天~30年。可触摸到的甲状腺肿物直径1~12cm。FNAC的总准确率为93.44%,敏感性为65.91%,特异性为93.87%,假阳性为0.47%,假阴性为6.82%。结论FNAC检查对甲状腺肿物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金玲狄军艳杨原宋福林迟英凯孙文利郭宪生
关键词:细针吸取细胞学甲状腺肿物
口腔颌面部肿物FNAC与组织学对照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10 9例口腔颌面部肿物针吸细胞学与其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结果  10 9例中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 46例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1 3% ,其特异性在 90 %以上。组织病理学诊断恶性肿瘤 6 3例 ,针吸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 74 6 % ,其敏感性在75 %左右。结论 针吸细胞学对口面部良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而对口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偏低 。
金玲贾立辉郭宪生李春涛
关键词:针吸细胞学口腔颌面部肿瘤
大肠肿瘤核仁组成区及自动图像分析
1994年
核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NOR)及相关嗜银蛋白(AgNOR)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是近期兴起的一种新技术,但目前大都采用人工肉眼观察方法,有一定主观性.我们用此种技术对大肠肿瘤进行了人工观察及自动图像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选大肠癌、腺瘤及正常粘膜(肠癌标本远端粘膜)各30例.肠癌组含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2例,乳头状腺癌3例,粘液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3例,未分化癌1例.常规石蜡制片,经Ploton胶银一步法染色.
沈宾鸿王建清金玲
关键词:大肠肿瘤AGNOR染色
1500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乳腺肿物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1500例。与其中手术后获病理组织学诊断的415例做对照比较。结果150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11-88岁,平均38.6岁。415例手术病例中组织学为良性病变的197例中,细胞学诊断有1例不符,诊断为癌。组织学诊断为恶性肿瘤的218例,细胞学诊断有6例不符,诊断为良性。本组的敏感性、特异性、总准确度、假阴性和假阳性分别为97.25%,99.49%,98.31%,2.75%,和0.51%。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对乳腺肿物诊断具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乳腺肿物常规检查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金玲狄军艳宋福林杨原黄文臣李春涛郭宪生
关键词: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