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婧
- 作品数:58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体外循环对大鼠血脑屏障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功能及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体外循环组(C组)。S组进行相应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进行CPB,C组进行CPB 60 min并继续观察2 h。每组随机取6只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另6只做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以及大鼠BBB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与S组比较,C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EB含量和含水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C组大鼠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BBB基膜均匀一致,完整性良好,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完整;C组基底膜变厚,微血管腔狭窄,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不清楚。结论 CPB使大鼠BBB的结构发生变化、通透性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大鼠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改变有关。
- 曹惠鹃孙莹杰张铁铮周锦姚婧
- 关键词:体外循环紧密连接蛋白血脑屏障
- 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致大鼠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CPB)致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仅进行动脉和静脉穿刺置管,CPB组、低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L组)、中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M组)和高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H组)建立CPB模型,PL组、PM组和PH组分别在预冲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2、0.6、2.0 mg/kg,CPB组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停CPB后2 h采集上腔静脉血样,测定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然后取脑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4组血浆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升高(P<0.05);与CPB组和PL组比较,PH组和PM组血浆NSE和S-100β蛋白浓度降低(P<0.05);与PM组比较,PH组血浆S-100β蛋白浓度降低(P<0.05).PH组和PM组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轻于CPB组和PL组.结论 预充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6或2.0 mg/kg可减轻CPB致大鼠脑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 曹惠鹃周锦孙莹杰张铁铮姚婧
- 关键词:胆碱能拮抗剂心肺转流术
- 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Bcl-2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异丙酚处理组(P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前、缺血30 min和再灌注30 min 3个亚组。分别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技术(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和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缺血前相比,缺血30 min及再灌注30min亚组的凋亡指数(AI)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显著减少(P<0.01);与C组相比,P酚组缺血30 min及再灌注30 min亚组的AI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结论 异丙酚通过调控Bcl-2表达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 周锦张铁铮王凤学刘晓江王朝仁姚婧王春丽
- 关键词:异丙酚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细胞凋亡
- γ-羟基丁酸钠用于心肺转流下二尖瓣狭窄病人的药代动力学
- 2001年
- 目的 检测γ 羟基丁酸钠 (γ OH)用于心肺转流 (CPB)下二尖瓣狭窄成年病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8例二尖瓣狭窄成年病人 ,CPB前和CPB后各一次静注γ OH70mg/kg ,以气相色谱法检测各时点γ OH的血浆浓度。结果 CPB下γ OH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开放性二室模型。非心脏手术时全麻成人t1/ 2 β为 (85 10± 2 8 80 )分钟 ,CL为 (2 6 6 0± 0 983)ml·kg-1·min-1,而心脏病成人CPB下t1/ 2 β为 (172 6 30± 5 3 74 3)分钟 ,延长约 1倍 ,CL为 (1 5 5 9± 0 5 74 )ml·kg-1·min-1,显著降低 (P <0 0 1)。与CPB前的血药浓度下降速度相比 ,CPB开始后血药浓度下降速度明显减慢(P <0 0 1)。结论 CPB下γ OH的分布相、消除相均延长 。
- 谭宏宇王凤学夏东亚姚婧刘晓江郑斯聚
- 关键词:Γ-羟基丁酸钠药代动力学心肺转流二尖瓣狭窄血药浓度
- 氯胺酮对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时心肌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大鼠全心缺血 /再灌注时心肌c 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 5组 (各 8只 ) :正常对照组 (C组 ) ;缺血 /再灌注对照组 (CR组 )和高 (KH)、中 (KM组 )、低 (KL组 )浓度氯胺酮灌注组 (氯胺酮浓度分别为 1× 10 -3 、1× 10 -4 和 1× 10 -5mol/L)。提取心肌组织总RNA ,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得到cDNA扩增产物 ,选择γ actinmRNA作为内参照 ,用计算机成像分析系统分析曲线下峰面积 ,计算密度值。结果 与C组相比 ,CR、KH、KM和KL组c fos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和P <0 0 5 )。与CR组相比 ,KH、KM和KL组c fos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和P <0 0 1)。KM和KL组c fosmRNA表达水平低于KH组 (P <0 0 5 ) ,但KM和KL组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c fos基因可能参与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及保护的基因调节。氯胺酮能显著抑制心肌c fos基因的表达 ,且中、低浓度氯胺酮较高浓度有效。
- 张铁铮王凤学周锦姚婧刘晓江王朝仁王春丽
- 关键词:氯胺酮再灌注损伤C-FOS基因表达
- 异丙酚、羟丁酸钠及咪达唑仑对大鼠离体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围术期经常遇到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对其处理效果如何可直接影响病人预后,但迄今尚未找到理想的防治方法.本研究旨在观察羟丁酸钠(γ-OH)、咪唑安定(MD)及异丙酚(PP)对大鼠离体心脏MIRI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三种麻醉药对MIRI的保护作用.
- 周锦张铁铮王凤学刘晓江王朝仁姚婧王春丽王承利孙文利王世贤阎灵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羟丁酸钠MIBI异丙酚离体心脏咪达唑仑
- 心脏外伤致心跳骤停的急救与复苏
- 1997年
- 张铁铮王凤学姚婧西志梦王春丽
-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脏外伤急救抢救成功
- 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琥珀胆碱肌松效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对比研究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琥珀胆碱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34例拟行喉显微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异丙酚或硫喷妥钠静脉复合麻醉。全麻诱导后 ,静注琥珀胆碱 1 5mg/kg后气管插管 ,继之连续静滴 0 1%琥珀胆碱溶液维持肌松状态至术毕 ,以加速度仪监测。结果与结论 :与硫喷妥钠组相比 ,异丙酚麻醉时琥珀胆碱的肌松起效更快 。
- 唐胜平姚婧卢玉平西志梦刘晓江王凤学
- 关键词:异丙酚硫喷妥钠琥珀胆碱肌松效应
- 贺斯液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贺斯液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30例成年颅脑手术病人,ASAⅡ-Ⅵ级,均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吸入1.5%异氟醚并静脉滴注1.5%普鲁卡因维持麻醉。切开硬脑膜前在40min内由另条静脉滴注6%贺斯液500ml、15min后再滴入500ml。于输注贺斯液前及每输入500ml后,监测SBP、DBP、MAP、CVP、HR、ECG、ICP、血常规、凝血指标、电解质及血气值,9例进行脑组织电镜观察。结果 输注贺斯液后血液有形成分呈稀释性减少,但均在安全范围。血动力学指标稳定,未见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血小板值≥177.5±65.5G·L^-1,凝血指标正常,K^+、Na^+轻度下降,输入500ml后颅内压10.25±2.39mmHg,电镜下未见脑细胞水肿及超微结构变化,结论 成人颅脑手术中,输注6%贺斯液1000ml安全可行。
- 王凤学李林范颖晖张铁铮周锦姚婧张毅男
- 关键词:颅脑可行性全麻诱导气管插管
- N-乙酰半胱氨酸对体外循环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体外循环(CPB)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CPB组(C组)、CPB+NAC组(N组),每组8只。N组在CPB预充液中加入NAC100mg/kg,然后以20mg(/kg·h)速度输注直到停转流,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停CPB后2h,测定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C组血浆NSE,C组和N组血浆S-100β蛋白、TNF-α和IL-6水平及脑组织MDA、GSH-px含量均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且N组血浆NSE、S-100β蛋白、TNF-α和IL-6水平,脑组织MDA和GSH-px含量均显著优于C组。与S组比较,C组和N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的病理学改变,且N组的损伤程度较C组明显减轻。结论:NAC可减轻CPB致大鼠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关。
- 曹惠鹃周锦张铁铮孙莹杰姚婧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磷酸丙酮酸水合酶S100蛋白质类体外循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