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红
- 作品数:31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大鼠亚急性毒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研究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大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效应, 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区组随机分为4组, 每组20只, 雌雄各半。剂量组设定浓度分别为11.25、22.50、45.00 mg/kg·BW, 灌胃量10 ml/kg·BW,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 连续灌胃30 d。腹腔注射50 mg/kg·BW戊巴比妥钠麻醉放血处死后分离并称重脏器, 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全血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或Dunnett-t3检验。结果雌性大鼠45.00 mg/kg·BW剂量组肾脏重量[(1.59±0.11)g]低于空白对照组[(1.71±0.12)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大鼠11.25 mg/kg·BW剂量组单核细胞百分比[(4.81±0.74)%]低于空白对照组[(5.86±0.58)%], 雌性大鼠22.50 mg/kg·BW剂量组红细胞计数[(6.93±0.26)×10^(12)/L]、血红蛋白[(134.30±4.95)g/L]均低于空白对照组[(7.48±0.26)×10^(12)/L、(146.20±4.42)g/L], 雌性大鼠11.25 mg/kg·BW剂量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46±0.86)%]高于空白对照组[(1.66±0.4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大鼠血液系统可能具有毒性作用, 肾脏可能是其毒性的潜在靶器官。
- 李树飞周庆红赵淼刘英华周殿明钱智勇
- 关键词:消毒剂亚急性毒性脏器系数
- DBP/MBP、DEHP/MEHP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相关机制的研究
- 目的: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暴露所带来的健康效应,尤其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子孙后代生存繁衍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PAEs可能通过对睾丸间质细胞中P450s...
- 周庆红
- 关键词:睾丸间质细胞邻苯二甲酸酯生殖毒性
- 2015—2017年SD大鼠经喂养血液学和生化指标变化与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5—2017年Sprague-Dawley(SD)大鼠喂养期间,其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4周SD大鼠120只喂养104周。观察喂养期间雌性和雄性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实验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喂养试验中SD大鼠的RBC计数(F_(雄)=9.977、F_(雌)=10.045,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含量(F_(雄)=18.177、F_(雌)=19.893,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F_(雄)=19.965、F_(雌)=19.875,P<0.001)呈下降趋势,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F_(雄)=6.095、F_(雌)=22.654,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F_(雄)=23.938、F_(雌)=22.592,P<0.001)变化呈上升趋势。喂养试验中SD大鼠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浓度(F_(雄)=68.417、F_(雌)=39.421,P<0.001)、白蛋白(albumin,ALB)浓度(F_(雄)=17.072、F_(雌)=14.024,P<0.001)变化呈下降趋势。雌雄大鼠的TP浓度在喂养6个月(t=-2.914,P=0.009)、12个月(t=-2.738,P=0.014)、18个月(t=-3.800,P=0.001)、24个月(t=-3.35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5—2017年不同喂养时间点SD大鼠的血液学和生化指标存在差异,且雌雄个体间存在差异。
- 李树飞周庆红赵淼周殿明钱智勇
- 关键词:SD血液学生化指标
- 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的28天经口毒性试验
- 2024年
- 目的:研究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亚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3个剂量组(1.67、3.33、6.67 g/kg)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指标,大鼠麻醉后解剖进行大体观察、计算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正常,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其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大鼠解剖时大体观察未发现明显异常。个别实验组大鼠心、肾脏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引起的典型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特异性损伤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该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经大鼠28天经口毒性试验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 周庆红何宁张书婧刘洪波魏婕敏钱智勇
- 关键词:青钱柳苦荞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膳食补充剂
- DBP/MBP,DEHP/MEHP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相关机制
-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对小鼠睾丸间质瘤细胞睾酮合成相关机制的影...
- 周庆红张静姝陈曦汤乃军
- 关键词:睾酮合成睾丸间质细胞MBP
- 孕妇尿样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产物和脐带血中睾丸甾体激素水平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孕妇尿样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代谢产物与脐带血中抑制素B(INHB)、胰岛素样因子3(INSL3)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在天津某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孕期晨尿中段尿,随访其妊娠过程直至分娩,抽取脐带血10 ml,追踪到符合条件的孕妇-新生儿共69对.应用固相萃取-三重四极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孕期尿样中PAEs的4种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单甲酯(MMP)、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EP)、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水平.应用ELISA测定脐血样品中INHB、INSL3水平,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孕妇尿中MMP、MEHP、MEP和MBP中位数分别为49.74、24.96、19.52和17.73 μg/L;脐带血中INHB和INSL3中位数分别为89.09和106.21 ng/L.MMP(β '=-0.252)、MEP(β'=-0.363)和∑PAEs(β'=-0.346)的改变对INHB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PAEs(β'=-0.313)的改变对INSL3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结论 孕期暴露PAEs代谢产物水平与脐血中INHB和INSL3水平具有关联性.
- 陈曦马静于浩冷玲周庆红孙增荣汤乃军
- 关键词:胎血抑制素类邻苯二甲酸酯胰岛素样因子3
- 来亨鸡迟发性神经毒性模型的建立及对95%嘧啶氧磷原药迟发性神经毒性的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建立鸡迟发性神经毒性模型,并对95%嘧啶氧磷原药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利用来亨鸡进行试验,试验设三邻甲苯磷酸酯(Tri-o-cresyl phosphate,TOCP)组(500mg/kg·BW)、溶剂对照组、95%嘧啶氧磷原药低、中、高剂量组(53.8mg/kg·BW、107.5mg/kg·BW、215.0mg/kg·BW),每组15只,一次给药后观察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生化指标神经病靶酯酶(neuropathy target esterase,NTE)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 esterase,ACHE)的测定。结果TOCP组于给药第10d起相继出现明显迟发性神经毒性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脱髓鞘病变。TOCP染毒24h和48h对脑和腰部脊髓中NTE抑制率>70%,ACHE活力低于溶剂对照组(P<0.01),NTE活力48h后与24h后活力无明显差异;48h后ACHE活力比24h后活力降低。1周后NTE和AChE活力均呈现恢复趋势。溶剂对照组及95%嘧啶氧磷原药各剂量组均未见明显相关反应。结论NTE可作为迟发性神经毒早期诊断的指标,ACHE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可以做为早期预测和诊断OPIDN发生的重要指标。95%嘧啶氧磷原药未见迟发性神经毒性。
- 刘英华姜淑卿周庆红李树飞张静张力张书婧钱智勇
- 关键词:迟发性神经毒性乙酰胆碱酯酶
- 耳霉菌急性注射对大鼠的感染性及致病性
- 2018年
- 目的应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微生物农药耳霉菌急性注射感染性及致病性,探讨PCR方法在真菌类微生物农药感染性及致病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将50只健康7~9周龄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耳霉菌染毒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雌雄各半。将2.0×10^7 CFU/ml耳霉菌悬浮剂按0.5 ml/只经腹腔一次性注射,对照组不作处理;连续观察21 d。记录动物中毒症状、死亡情况,并对死亡动物进行大体解剖。于染毒后第0、3、7、14、21天剖解动物的脑、淋巴结、肝、脾、肺、肾等组织,采集血液及盲肠内容物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耳霉菌nuc-LSU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耳霉菌染毒组动物注射耳霉菌后第0、3、7、14、21天,脑、血液、淋巴结、肝、脾、肺、肾、盲肠内容物等组织中均未检出耳霉菌。实验动物染毒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观察期内无大鼠死亡,大体检查及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耳霉菌经腹腔注射急性染毒后对大鼠无感染性及致病性。本检测方法可快速、有效地检测出耳霉菌的侵染及清除情况,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重复性,可做为微生物农药感染性、致病性的检测方法。
- 赵淼周庆红李树飞周殿明何宁钱智勇
-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感染性
- 噻虫胺原药对Wistar大鼠两代繁殖毒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噻虫胺原药对Wistar大鼠的两代繁殖毒性。方法将噻虫胺原药掺入饲料喂饲大鼠,雌性染毒剂量分别为0.00、30.51、110.84、304.26 mg/kg·BW,雄性染毒剂量分别为0.00、26.45、92.69、279.42mg/kg·BW。亲代和子一代(F1)雌雄性大鼠染毒8周后交配,雌性大鼠在交配、妊娠和哺乳期均连续染毒。试验期间观察毒性表现,计算繁殖指数,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亲代和F1代高剂量组大鼠在交配前染毒期间及孕期和哺乳期各时间点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亲代和F1代雌鼠高剂量组受孕率均低于对照组[48.57%vs 71.43%,45.71%vs 80.00%,(P<0.05)]。亲代雄性大鼠高剂量组精子计数及精子活力均低于对照组[(42.55±12.87)×10^(6)个/mL vs(53.84±7.65)×10^(6)个/mL,(58.94±10.59)%vs(65.59±6.03)%,(P<0.05)]。F1代雄性动物高剂量组精子计数及精子活力均低于对照组[(41.64±12.42)×10^(6)个/mL vs(53.09±9.48)×10^(6)个/mL,(55.13±9.19)%vs(64.53±6.31)%,(P<0.05)]。结论此实验条件下噻虫胺原药对Wistar大鼠有繁殖毒性;两代繁殖毒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为92.69 mg/kg·BW,雌为110.84 mg/kg·BW。
- 刘英华周庆红李树飞赵淼周殿明钱智勇
- 关键词:噻虫胺最大无作用剂量
- 环境污染物与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人类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健康密切相关,其对于药物、饮食以及环境中有可能暴露的污染物均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该文综述了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包括抗生素、重金属、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农药)对于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相关健康带来的影响,建议针对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研究应充分考虑机体肠道菌群变化。
- 赵淼周殿明李树飞周庆红何宁钱智勇
- 关键词:环境污染物肠道菌群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