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与我国水稻生产被引量:10
- 2020年
- 运用1978—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和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在多维要素框架下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对水稻生产的综合作用路径。研究表明:1)水稻产量经历了波动增加、快速减少和平稳增加的阶段,公路里程数和农业机械投入则先平稳后快速增长;2)各省水稻产量、公路里程数、农业机械投入的差异明显,水稻生产主要分界线发生了自"秦岭淮河线"向"400 mm等降水量线"的转变;3)公路里程数和农业机械投入增加均可显著促进水稻产量增加,且公路里程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条作用路径。因此,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和农业机械化生产要素配置是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 刘芳刘颖高奇正宋宝辉
-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特征
- 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特征被引量:15
- 2019年
-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以河北省142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径向非角度、基于松弛的(slacks-based measures,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局参比曼奎斯特卢恩伯格(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生产率指数测算2000—2016年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6年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42%,主要依靠绿色前沿技术进步驱动,如考虑环境因素,或可实现农业“波特‘双赢’假说”;(2)从地区分布来看,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其中冀北地区增长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冀中与冀南地区增长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3)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但空间相关性呈减弱趋势;(4)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明显地理集聚特征,热点区向冀中、冀东南地区扩张,冷点区由冀北“一翼”向冀北“两翼”转移。
- 李欠男李谷成尹朝静刘芳
- 关键词:县域空间自相关
- 湖北省不同规模城市外来人口分布研究——基于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湖北城镇率水平逐年提高,外来人口迁入省内地级以上城市逐渐增加,表现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则是户籍人口超过常住人口,然而湖北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少,使外来人口过于集中在少数超大和特大城市。通过对湖北省不同类型城市生活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外来人口偏爱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不是中等城市或小城市的原因,从而为探索农民工在不同类型城市的市民化提供可行路径。
- 刘芳黄宁阳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市民化成本收益分析
- 水土资源约束下灌溉和机械投入对东北地区农户扩大水稻经营规模意愿的影响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 2023年
- 农户经营规模意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微观调研数据,剖析在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约束下,灌溉投入和机械投入对农户扩大水稻经营规模意愿的作用。结果表明:灌溉投入和机械投入对农户扩大水稻经营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和耕地平均质量对农户扩大水稻经营规模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水资源获取方式对农户扩大水稻经营规模无显著影响。因此,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持续加大灌溉和机械技术的科研投入,更大程度发挥耕地资源规模效应,是提高农户水稻经营规模意愿,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 刘颖刘芳
- 关键词:水土资源
- 水土资源约束下灌溉和机械投入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立足水土资源禀赋,分析灌溉和机械投入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影响,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地区859份调研数据,运用SFA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灌溉投入对水稻生产效率无显著影响,机械投入影响为正且与人均耕地规模相互促进;②在东北地区,灌溉和机械投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且灌溉投入与水资源条件存在替代作用,耕地细碎化削弱机械投入的影响,机械投入与人均耕地规模表现出互补作用;③关于技术非效率,灌溉条件对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地区的影响分别为正向和负向,且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人均耕地规模影响,东北地区受耕地细碎化影响。因此,差异化投入灌溉和机械要素是提高水稻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
- 刘颖刘芳秦安琪
- 关键词:水土资源生产效率
- 我国水稻生产中不同类型技术要素投入的时空变化及门限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基于1978~2016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水稻生产中的农业机械技术要素投入和农业灌溉技术要素投入的时空变化,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两类技术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技术要素投入增幅大于农业灌溉技术要素投入,且二者均增加的省份主要位于北方,其中东北增幅最大,减少的省份主要位于南方,其中华南降幅最大;农业机械技术要素投入和农业灌溉技术要素投入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均具有相同的双门限效应,门限值为1981和1989年,但两类技术影响水稻生产的演进路径不尽相同,农业机械技术要素投入经历了从最初与水稻生产实际不匹配而导致过剩到对水稻增产作用逐渐增强的阶段,而农业灌溉技术要素投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一直是正向且影响程度不断增强。因此,差异化实施农业生产技术要素发展政策,是提高农业技术效用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 刘芳刘颖
-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水稻生产门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