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3篇脓毒
  • 3篇红细胞
  • 2篇血浆
  • 2篇血浆D-二聚...
  • 2篇脓毒症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疗效
  • 2篇耐药
  • 2篇耐药监测
  • 2篇聚体
  • 2篇监护
  • 2篇红细胞容积
  • 2篇儿童脓毒症
  • 2篇儿童重症
  • 2篇二聚体
  • 2篇肺炎
  • 1篇弹力
  • 1篇蛋白

机构

  • 7篇无锡市儿童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宁波市妇女儿...
  • 2篇昆明市儿童医...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厦门市儿童医...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李勇
  • 4篇吉山宝
  • 3篇诸澎伟
  • 2篇陈媛媛
  • 2篇陈振杰
  • 2篇陈赫赫
  • 2篇朱碧溱
  • 2篇任宏
  • 2篇肖署芳
  • 2篇马伟科
  • 2篇黄莉莉
  • 2篇周明明
  • 2篇曹梅
  • 2篇张晨美
  • 2篇何娟
  • 2篇吴峤微
  • 2篇王义
  • 2篇柏振江
  • 2篇杨卫国
  • 2篇陈群英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的季节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比较冬、夏两季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为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儿童医院冬季(2018年12月及2019年1月)和夏季(2019年7~8月)门急诊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冬季组50例和夏季组50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热、咳嗽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夏季组和冬季组患儿退热时间[(3.93±1.07)d vs(5.21±1.14)d]、咳嗽减轻时间[(4.21±0.93)d vs(5.91±1.17)d]、咳嗽消失时间[(6.93±2.01)d vs(9.87±2.53)d]、咳痰减少时间[(4.81±1.16)d vs(6.11±1.71)d]、咳痰消失时间[(6.31±1.05)d vs(7.61±1.31)d]、啰音减少时间[(3.81±0.92)d vs(5.17±1.11)d]、啰音消失时间[(6.12±1.34)d vs(7.91±2.21)d]比较,夏季组明显短于冬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5天,夏季组患儿咳嗽次数分别为(15.29±3.79)次/h、(9.77±1.99)次/h,明显少于冬季组的(20.13±5.91)次/h、(16.25±5.11)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组患儿支气管肺炎症状反复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冬季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季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冬季。
周利娟李勇吉山宝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肺炎夏季疗效
常规指标对儿童脓毒症微循环的评估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血细胞、生化、凝血常规指标对脓毒症患儿微循环的评估价值,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187例脓毒症患儿乳酸、D-二聚体(D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白蛋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预后。按简化PCIS将患儿分为三组:非危重组(简化PCIS>80分)96例,危重组(简化PCIS 71~80分)64例,极危重组(简化PCIS ≤ 70分)27例;按是否存活分为两组:存活组161例,死亡组26例;按CRT分为三组:毛细血管再充盈良好组(CRT<1.0 s)99例,毛细血管再充盈欠佳组(CRT 1.0~2.9 s)60例,毛细血管再充盈差组(CRT ≥ 3.0 s)28例。结果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乳酸、DD、PDW、RDW和病死率逐渐升高[(2.281 ± 1.103)、(4.839 ± 2.154)、(7.019 ± 3.014)mmol/L,(2.103 ± 0.133)、(3.632 ± 0.218)、(5.179 ± 0.113)mg/L,0.122 ± 0.010、0.149 ± 0.011、0.177 ± 0.016,0.137 ± 0.012、0.151 ± 0.018、0.169 ± 0.021,2.08%(2/96)、14.06%(9/64)、55.56%(15/27)],白蛋白逐渐降低[(34.21 ± 13.72)、(30.38 ± 18.63)、(22.37 ± 16.3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乳酸、DD、PDW、RDW明显低于死亡组[(3.127 ± 1.312)mmol/L比(6.837 ± 2.174)mmol/L、(2.473 ± 1.713)mg/L比(4.213 ± 1.101)mg/L、0.124 ± 0.012比0.170 ± 0.023、0.148 ± 0.022比0.171 ± 0.017],白蛋白明显高于死亡组[(33.59 ± 16.90)g/L比(19.92 ± 18.7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毛细血管再充盈良好组、毛细血管再充盈欠佳组和毛细血管再充盈差组乳酸、DD、PDW、RDW逐渐升高[(2.362 ± 2.131)、(5.312 ± 1.114)、(8.121 ± 2.213)mmol/L,(2.072 ± 0.213)、(3.923 ± 0.178)、(5.317 ± 0.517)mg/L,0.119 ± 0.021、0.153 ± 0.012、0.171 ± 0.011,0.127 ± 0.021、0.148 ± 0.015、0.168 ± 0.027],白蛋白逐渐降低[(35.37 ± 14.11)、(31.21 ± 15.13)、(22.87 ± 15.2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李勇吉山宝朱曦
关键词:脓毒症儿童微循环血小板分布宽度
2020—2022年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监测
2025年
目的了解重症感染患儿细菌感染及耐药现状,为指导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国内17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药敏试验仪器法及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判断标准。结果共监测了10688株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39.2%和60.8%。临床分离株63.6%分离自下呼吸道标本,其次为血液(19.1%)和尿液(7.0%)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1453株(13.6%)、鲍曼不动杆菌1067株(10.0%)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58株(9.9%)是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41.1%,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检出率为19.4%,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O)检出率为8.8%,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为30.9%,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为67.4%,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28.8%。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杆菌目细菌整体对头孢菌素耐药率超过5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接近25%。多重耐药菌(MDRO)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CRE和CRAB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仅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的耐药率较低;CRPA对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39.8%。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均敏感,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及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PRSP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流感嗜血杆菌中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BLNAR)菌株检出率为43.3%。结论MDRO菌株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较为普遍,对临床多种抗菌药物较为耐药,建立有效的多学科协作机制对监测和遏制儿童耐药菌的感染十分重要。
刘静闫慧源闫钢风陆国平付盼王传清金丹群童文佳张晨宇陈建莉林谊雷佳成怡冰张群群高凯杰陈媛媛肖署芳何娟蒋立许惠敏李玉霞丁航海陈赫赫郑耀陈群英王莹任宏张晨美陈振杰周明明张育才周益平柏振江黄赛虎黄莉莉杨卫国马伟科孟青诸澎伟李勇徐燕王义杜彦强蔡慧君朱碧溱施惠萱洪少贤黄育坤黄美恋
关键词:耐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中国儿童重症感染病原耐药监测协作网2023年细菌耐药监测
2025年
背景中国儿童重症感染病原耐药监测协作网(China PICU pathogen surveillance network,CHIPS)于2021年成立,每年对国内18家三级甲等医院PICU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PICU主要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情况。目的分析2023年PICU主要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1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PICU病房。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23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PICU主要的细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023年CHIPS共分离5706株非重复临床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41.4%和58.6%。分离的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5%),肺炎链球菌(8.8%),鲍曼不动杆菌(8.6%),肺炎克雷伯菌(8.4%),铜绿假单胞菌(7.6%)。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68.6%),其最主要的分离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5%)和肺炎链球菌(11.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检出403株、479株、489株、433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检出率分别为4.5%、20.0%、56.2%、19.9%。除天然耐药菌株外,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和肠杆菌目细菌对替加环素、黏菌素、多黏菌素B均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2.6%。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69.9%和100%,对阿奇霉素的非敏感率分别为58.3%和47.7%。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周金兰陆国平闫钢风刘静闫慧源付盼王传清张育才周益平张泓潘芬王莹任宏李娟珍黄卫春黄娇甜刘健龙张晨美陈振杰周明明成怡冰张群群高凯杰肖署芳何娟蒋立陈赫赫郑耀陈群英杨卫国马伟科孟青陈建莉林谊江倩倩朱碧溱施惠萱马晓波王义杜彦强王增国柏振江黄赛虎黄莉莉金丹群童文佳张晨宇洪少贤黄育坤黄美恋诸澎伟李勇唐晨杰许惠敏李玉霞丁航海陈媛媛周树平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室细菌耐药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血浆D-二聚体与儿童脓毒血症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研究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血浆D-二聚体(DD)对脓毒血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脓毒血症患儿的RDW、DD、严重程度及预后,并探讨相互关系和相关机制.结果 脓毒血症患儿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RDW、DD两两比较,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RDW(0.1462±0.0153、0.1536±0.0214和0.1811±0.0324)、DD[(2.062±0.123)mg/L、(3.541±0.258)mg/L和(5.049±0.284)mg/L]随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RDW、DD比存活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0.05);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患儿的病死率分别为2.56%(2/78)、15.09%(8/53)、66.67%(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RDW与DD呈正相关(r=0.611,P〈0.05),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呈负相关(r=-0.621,P〈0.05).RDW升高时,DD、病死率随之升高,PCIS评分降低.结论 RDW联合DD对评估脓毒血症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价值;脓毒血症引发的凝血功能异常有可能是RDW升高的原因之一.
李勇吉山宝
关键词:毒血症红细胞D-二聚体
血栓弹力图参数结合降钙素原对肺炎严重程度及疗效的评估
2020年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结合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对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抗感染治疗疗效的评估效能。方法:以2019-03—2020-05治疗的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型患儿38例,重症患儿22例,根据患儿的治疗效果分组,显效患儿18例,有效患儿31例,无效患儿11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儿以及不同预后患儿TEG检测的指标以及降钙素原(PCT)之间的差异。分析患儿的疗效以及疾病严重程度与TEG检测的指标以及PCT相关性,探究患儿的CI指数以及PCT对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轻型组患儿的R、MA、CI水平显著高于重症组,K、α、PCT水平显著低于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儿的疗效升高,患儿的R、MA、CI水平显著升高,患儿的K、α、PCT水平显著下降;患儿的治疗效果分别与R(r=0.336,P=0.000)、MA(r=0.441,P=0.000)、CI(r=0.521,P=0.000)水平呈正相关,与K(r=0.445,P=0.000)、α(r=0.512,P=0.000)、PCT(r=0.528,P=0.000)水平呈负相关,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与R(r=0.236,P=0.000)、MA(r=0.552,P=0.000)、CI水平(r=0.514,P=0.000)呈负相关,与K(r=0.489,P=0.000)、α(r=0.547,P=0.000)、PCT(r=0.661,P=0.000)水平呈正相关;针对小儿肺炎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的分析中,重症患儿的CI指数以及PCT的临界值分别为1.85 ng/mL,2.33 ng/mL。而在对患儿的治疗中,无效患儿的CI指数以及PCT的临界值分别为2.09 ng/mL,1.11 ng/mL。结论:TEG参数通过对凝血功能的分析,同时结合降钙素对生存期的有效评估,对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抗感染治疗疗效的评估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叶剑李勇吉山宝诸澎伟曹梅杨元华吴峤微
关键词:肺炎降钙素原
铁蛋白、红细胞参数及血浆D-二聚体与儿童脓毒症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血浆D-二聚体(D-dimer,DD)、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对儿童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173例脓毒症患儿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DD、SF、危重程度及预后,并探讨相互关系和相关机制。结果脓毒症患儿非危重组82例,危重组64例,极危重组27例;随危重程度增加,Hb逐渐降低,RDW、DD、SF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与RDW、DD、SF均呈负相关(r=-0.527、-0.629、-7.324,P<0.05),RDW与DD正相关(r=0.587,P<0.05),SF与RDW、DD均正相关(r=0.513、0.697,P<0.05)。脓毒症患儿死亡21例,存活152例;死亡组Hb较存活组低,RDW、DD、SF较存活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124例,脓毒性休克组49例;脓毒症组Hb较脓毒性休克组高,RDW、DD、SF较脓毒性休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RDW、DD、SF对儿童脓毒症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微循环障碍损伤的红细胞是儿童脓毒症SF的主要来源。
周利娟诸彭伟曹梅程真梅吴峤微李勇
关键词:脓毒症红细胞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