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澎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6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无锡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锡市3~12岁儿童睡眠时间与睡眠障碍调查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无锡市3~12岁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发生情况,以便为儿童睡眠障碍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无锡市3个行政区3~12岁健康儿童2354名,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3~12岁各年龄组儿童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1.6,11.3,10.9,10.5,9.8,9.6,9.4,9.2,9.1,8.9h。睡眠障碍症总发生率为25.5%,其中睡眠频繁打鼾发生率为7.8%,喉头哽咽为0.63%,张口呼吸为6.06%,睡眠呼吸暂停为6.43%,磨牙7.7%,梦呓4.2%,梦游6.60/0,遗尿1.4%,睡眠中肢体抽动3.20/0,睡眠不安6,2%。结论无锡市儿童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儿童睡眠障碍问题应引起重视。 陈灏健 诸澎伟 谢娟娟关键词:睡眠 睡眠障碍 打鼾 儿童 儿童颅脑外伤临床特征分析与预后评估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外伤导致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评估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儿童医院2018-05—2020-07收治的部分累及颅脑损伤的1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后遗症、并发症的78例患儿为预后良好组,死亡、后遗症、存在并发症等28例患儿为预后不良组,观察比较2组患儿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喂养时间、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肝功能损伤、甲状腺功能下降、损伤部位等临床资料。对不同颅脑损伤类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对颅脑损伤患儿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GCS评分[14(12,15)分vs 8(5,9)分,P<0.01]、PCT[0.06(0.05,0.28)μg/L vs 10.91(3.55,14.12)μg/L,P<0.01]、开始喂养时间[21(12,36)h vs 51.5(36.5,87.5)h,P<0.01]、AGI分级[Ⅰ级(58例vs 9例),Ⅱ级(11例vs 10例),Ⅲ级(0例vs 9例),P<0.01]、肝功能损伤(13例vs 19例,P<0.05)、甲状腺功能下降(8例vs 16例,P<0.01)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AGI分级Ⅳ级病例。对颅脑损害类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硬膜下血肿(β=1.741,P=0.005)、蛛网膜下腔出血(β=1.057,P=0.046)、轴索损伤(β=2.435,P=0.003)均是增加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颅脑外伤与预后相关的主要因素是GCS、PCT、喂养及胃肠功能情况、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及颅脑损伤类型。 杨元华 吴峤微 汪继虎 诸澎伟 张亦鹏 蒋蕾花关键词:颅脑外伤 降钙素原 2020—2022年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监测 2025年 目的了解重症感染患儿细菌感染及耐药现状,为指导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国内17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药敏试验仪器法及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判断标准。结果共监测了10688株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39.2%和60.8%。临床分离株63.6%分离自下呼吸道标本,其次为血液(19.1%)和尿液(7.0%)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1453株(13.6%)、鲍曼不动杆菌1067株(10.0%)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58株(9.9%)是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41.1%,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检出率为19.4%,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O)检出率为8.8%,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为30.9%,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为67.4%,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28.8%。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杆菌目细菌整体对头孢菌素耐药率超过5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接近25%。多重耐药菌(MDRO)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CRE和CRAB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仅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的耐药率较低;CRPA对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39.8%。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均敏感,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及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PRSP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流感嗜血杆菌中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BLNAR)菌株检出率为43.3%。结论MDRO菌株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较为普遍,对临床多种抗菌药物较为耐药,建立有效的多学科协作机制对监测和遏制儿童耐药菌的感染十分重要。 刘静 闫慧源 闫钢风 陆国平 付盼 王传清 金丹群 童文佳 张晨宇 陈建莉 林谊 雷佳 成怡冰 张群群 高凯杰 陈媛媛 肖署芳 何娟 蒋立 许惠敏 李玉霞 丁航海 陈赫赫 郑耀 陈群英 王莹 任宏 张晨美 陈振杰 周明明 张育才 周益平 柏振江 黄赛虎 黄莉莉 杨卫国 马伟科 孟青 诸澎伟 李勇 徐燕 王义 杜彦强 蔡慧君 朱碧溱 施惠萱 洪少贤 黄育坤 黄美恋关键词:耐药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患儿乳酸、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脓毒症患儿的血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脓毒症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6 h血乳酸值和降钙素原水平,分析其与患儿预后方面之间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儿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与小儿危重症评分、预后有相关性。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降钙素原水平较脓毒症患儿明显升高。结论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与病情是否进展、预后相关,且乳酸清除率的预测率更好。此外,降钙素原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周晓娟 朱曦 吉山宝 诸澎伟关键词:脓毒症 乳酸 乳酸清除率 降钙素原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儿童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在儿童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2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期间接受心肺复苏的4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电监护仪进行PETCO2浓度持续监测,读取不同时间点(0 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1 h、3 h、12 h、24 h)PETCO2值。在心肺复苏0 min、10 min、1 h、3 h、12 h、24 h时抽取患儿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分析心肺复苏成功的患儿在心肺复苏不同时间点PETCO2与Pa CO2的相关性,并分析32例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ROSC)并存活者(存活组)与13例死亡组患儿的PETCO2变化情况。结果在心肺复苏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患儿的PETCO2与Pa CO2之间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r=0.82~0.91);PETCO2的均值为(30.8±8.9)mm Hg,Pa CO2的均值为(31.6±7.7)mm Hg,其均值相关系数达到0.87。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在心肺复苏5 min、10 min、20 min、30 min时的PETCO2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PETCO2值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而死亡组在心肺复苏初始阶段有短暂上升后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与Pa CO2检测相比,PETCO2监测更为简便、直观,能动态监测。PETCO2监测可作为儿童心肺复苏过程一项重要的预后监控指标,可考虑用来判定心肺复苏的效果。 诸澎伟 周晓娟 姜源渊关键词:儿童 心肺复苏 呼气末二氧化碳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吴晓波 何勇 诸澎伟磷酸肌酸在儿童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儿童心肺复苏中静脉应用磷酸肌酸,可提高心功能,减少肾上腺素用量,从而增加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在心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前静脉用磷酸肌酸,并与单用肾上腺素相比较,观察其能否减少肾上腺素的使用量,及使用磷酸肌酸前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与不使用磷酸肌酸的患儿相比,使用磷酸肌酸的患儿所需使用的肾上腺素量减少,使用磷酸肌酸后能够增加心率。结论:磷酸肌酸通过直接提供能量和稳定细胞膜而发挥重要的心肌保护作用,是一种高效的心肌保护剂,值得临床在行心肺复苏时推广使用。 诸澎伟关键词:磷酸肌酸 儿童 心肺复苏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004年 诸澎伟 沈南平 葛婷婷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肌酶 肌酸激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阿米替林、氯硝安定中毒一例 某院抢救一例因服用“氯硝安定、阿米替林”16小时,服用量各100片14岁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机械通气,给予反复洗胃,保留导尿等抢救措施。入院后3小时、22小时、46小时分别行血液灌流,撤离呼吸机48小时后患儿病情稳定,能... 赵丽萍 诸澎伟 吴峤薇关键词:药物中毒 儿童患者 血液灌流治疗 文献传递 羟乙基淀粉在儿童低血容量休克中的应用 2008年 诸澎伟 沈南平 吉山宝关键词:羟乙基淀粉 儿童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