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文壮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气藏
  • 2篇桥区
  • 2篇风化
  • 2篇风化壳
  • 1篇神木气田
  • 1篇双界面
  • 1篇气藏特征
  • 1篇气田
  • 1篇气田开发
  • 1篇井距
  • 1篇井网
  • 1篇井网井距
  • 1篇开发技术对策
  • 1篇控制储量
  • 1篇古地貌
  • 1篇古地貌恢复
  • 1篇风化壳型
  • 1篇储量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长庆...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许文壮
  • 2篇黄航娟
  • 2篇冀光
  • 2篇闫海军
  • 1篇何东博
  • 1篇贾爱林
  • 1篇文玉龙
  • 1篇郭建林
  • 1篇王国亭
  • 1篇崔强
  • 1篇田国庆
  • 1篇孟德伟
  • 1篇马洪浩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古地貌恢复及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区气藏评价阶段为例被引量:43
2016年
目前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对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综合分析常用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双界面"古地貌恢复新方法。该方法以确定上覆地层标志面和下伏地层基准面作为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以完钻井和地震资料分别求取地貌值为核心,绘制古地貌值的平面分布图,实现了古地貌恢复的半定量化。最后依据区域古地貌分析结果,进行古地貌单元的划分。该方法操作方便、准确快捷。同时依据古地貌划分结果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古地貌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有效指导了油气田富集区优选和产能建设。
闫海军何东博许文壮王国亭冀光田国庆霍俊洲马洪浩黄航娟谢题志
关键词:风化壳双界面
神木气田开发井网井距论证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在神木气田开发过程中,存在"井少、储量动用程度低;井多,开发投入高、易发生井间干扰"的矛盾,如何合理确定开发井网井距尤为重要;神木气田目前正处于开发评价阶段,气藏地质认识程度不高,井网部署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深化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多种方法相结合、论证并确定气田初始井网井距。
崔强许文壮文玉龙李朝曾高宁生
关键词:神木气田井网井距
岩溶风化壳型含水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以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区下古气藏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岩溶风化壳型气藏是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受地层水影响,岩溶风化壳型含水气藏的开发面临极大的难题。该类气藏主要表现为储层大面积展布、多层含气,储层薄、丰度低、非均质性强,气井动态特征差异较大,生产井受地层水影响严重等特征。气水分布主要受区域构造背景、气源的充足程度、小幅度构造、储层的非均质性、沟槽的分布及构造反转的地质过程等因素影响。高桥地区完钻水平井动静态特征分析表明,地层水影响是造成水平井生产效果较差的主要因素。针对动态和静态方法在研究地层水分布特征的过程中存在的各自的缺点和不足,结合各自的优点,首次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方法进行储渗体类型划分,将储层划分为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封存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无水6种储渗体,同时在平面上明确各类储渗体分布特征。在气水分布控制因素及储渗体分布特征基础上,制定了岩溶风化壳型含水气藏开发技术对策,为该类气藏科学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闫海军贾爱林冀光郭建林许文壮孟德伟夏钦禹黄航娟
关键词:风化壳气藏特征开发技术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