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亭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低渗油藏化学驱用两性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评价
- 2025年
- 本文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N-二甲基丙胺反应合成了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ZAS,并系统评价了其在低渗油藏中的性能及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ZAS浓度达到0.5mol·L^(-1)时,表面张力趋于稳定,界面张力显著降至14.7m N·m^(-1)。ZAS能够显著改变岩芯表面的润湿性,使其从亲水性向亲油性转变。驱油实验中,ZAS浓度从0.1mol·L^(-1)增加到0.5mol·L^(-1)时,驱油效率从18.8%提升至40.0%。研究表明,ZAS在低渗油藏中表现出优异的驱油效果,显著提高了原油采收率,为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东野升富刘亭张争赵金麟张法世
- 关键词:低渗油藏两性表面活性剂黏度驱油机理
- 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驱油性能评价
- 2025年
- 本文通过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和4,4'-二氨基二苯醚等化学物质,制备出具有特定交联度的微球,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仪器对其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AAM微球表现出良好的均一性和尺寸分布,平均粒径集中在5.5μm左右,具有优良的封堵和驱油能力。当微球浓度为0.7%时,驱油效率可达到最高值,为84.2%。此外,在动态驱油实验中,微球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驱油效率从65.4%提升至78.6%。表明微球的驱油性能随注入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反映出其在油藏中具备稳定的封堵能力和优异的渗透调控功能。此外,微球体系对于不同渗透率的油藏显示出不同的适应性,在高渗透率岩芯中驱油效率最高,达到80.4%,在低渗透率岩芯中为60.5%。这一发现说明微球能够依据油藏的具体条件调节自身性能,从而优化油田的开发效率。
- 刘亭东野升富张争张法世
- 关键词:交联聚合物微球驱油效率封堵性能
- 碳纳米管的接枝改性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以碳纳米管(CNTs)为原料,通过胺化和疏水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破乳剂CN-18,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破乳性能并探究了其破乳机理。结果表明,CN-18具有优异的破乳性能,在55℃下,500mg·L^(-1) CN-18对O/W型乳液的180min破乳效率能达到96.40%;在65℃下,500mg·L^(-1) CN-18对O/W型乳液的120min破乳效率能达到98.73%;CN-18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在较宽的pH值(2~8)范围具有较高的破乳性能,破乳效率超过95.23%。CN-18可能的破乳机理为:CN-18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界面张力降低能力,可以取代油水界面的沥青质并破坏由沥青质构成的界面膜,促使水滴聚结,实现油水分离。
- 李杨刘亭杨杰黄金召郭利刘博赵雪靳筱宜颜学敏
- 关键词:碳纳米管破乳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