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博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盐岩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缝洞
  • 2篇缝洞型
  • 2篇储层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分离
  • 1篇预测技术
  • 1篇增产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碳纳米管
  • 1篇排水
  • 1篇破乳
  • 1篇破乳机理
  • 1篇气田
  • 1篇群算法
  • 1篇网络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刘博
  • 2篇王彭
  • 1篇何军
  • 1篇刘国庆
  • 1篇颜学敏
  • 1篇李杨
  • 1篇郭利
  • 1篇杨杰
  • 1篇刘亭
  • 1篇李世银
  • 1篇沈春光

传媒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1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塔中Ⅰ号气田超深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精细刻画研究
塔中隆起下古生界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其储集空间主要是与断裂和溶蚀相关的洞穴、孔洞和裂缝,对此类缝洞型非均质储层的描述和表征是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挑战。基于高精度三维叠后地震资料,并结合钻录井、测井等生产实...
杨凤英沈春光王彭赵龙飞熊昶何军刘博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反演裂缝发育带
文献传递
基于PCA-TSO-BPNN模型的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增强,在役的和建设中的海底油气管道越来越多,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对于海底油气管道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极为重要。为了提高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金枪鱼群算法(Tuna Swarm Optimization,T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组合模型PCA-TSO-BPNN。运用PCA进行数据降维,筛选出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BPNN预测模型,并采用TSO算法对BPNN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参数进行寻优;利用PCA-TSO-BPNN组合模型对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并与对比模型进行比较,验证PCA-TSO-BPNN组合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PCA-TSO-BPNN组合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8441%和0.06757,远低于对比模型,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可为海底管道内腐蚀防护和流动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肖荣鸽刘国庆刘博魏王颖庄琦靳帅帅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海底管道
塔中Ⅰ号气田排水采油气潜力及效果分析
塔中Ⅰ号气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长关井中因高含水原因关井比例大、多口新钻井因直接钻遇水层而失利。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归纳出了排水潜力井筛选关键因素及思路。综合分析动静态资料,对出...
杨凤英李世银王彭刘瑞东李会元刘博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的接枝改性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以碳纳米管(CNTs)为原料,通过胺化和疏水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破乳剂CN-18,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破乳性能并探究了其破乳机理。结果表明,CN-18具有优异的破乳性能,在55℃下,500mg·L^(-1) CN-18对O/W型乳液的180min破乳效率能达到96.40%;在65℃下,500mg·L^(-1) CN-18对O/W型乳液的120min破乳效率能达到98.73%;CN-18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在较宽的pH值(2~8)范围具有较高的破乳性能,破乳效率超过95.23%。CN-18可能的破乳机理为:CN-18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界面张力降低能力,可以取代油水界面的沥青质并破坏由沥青质构成的界面膜,促使水滴聚结,实现油水分离。
李杨刘亭杨杰黄金召郭利刘博赵雪靳筱宜颜学敏
关键词:碳纳米管破乳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