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路海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极
  • 2篇针状焦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电极
  • 2篇脱除
  • 2篇热膨胀
  • 2篇热膨胀系数
  • 2篇蜡油
  • 2篇焦粉
  • 2篇焦化蜡油
  • 1篇旋流分离
  • 1篇旋流器
  • 1篇渣油
  • 1篇渣油加氢
  • 1篇石油化学
  • 1篇石油化学工程
  • 1篇石油沥青
  • 1篇碳材料
  • 1篇脱除技术
  • 1篇热膨胀性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王路海
  • 3篇张浩然
  • 2篇张博
  • 2篇于志敏
  • 2篇刘银东
  • 1篇王振波
  • 1篇杨旭
  • 1篇吴明铂
  • 1篇王琪
  • 1篇朱丽云
  • 1篇崔瑞利
  • 1篇张艳梅
  • 1篇毕秦岭
  • 1篇葛少辉

传媒

  • 2篇石油化工设备
  • 2篇炭素技术
  • 1篇工业催化
  • 1篇安徽化工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焦化蜡油脱除焦粉用旋流器分离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以焦化蜡油脱除焦粉用固-液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在一套冷态试验装置上开展DN75 mm切流式旋流器分离性能的试验研究,考察操作参数对分离效率及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旋流器分离效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操作参数依次为入口体积流量、底流率、进料质量浓度;旋流器压降随入口体积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底流率和进料质量浓度对压降影响较小;当入口体积流量为5~6 m^(3)/h、底流率为20%时,旋流器可获得更高的分离效率。基于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数据,回归建立了旋流器分离效率预测模型,计算误差在10%以内。
都帅朱丽云石景元王振波于志敏张浩然张博王路海
关键词:焦化蜡油焦粉
焦化蜡油焦粉脱除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因延迟焦化工艺的特殊性,焦化蜡油中不可避免会携带焦粉。基于焦粉携带对焦化蜡油后续加工处理过程造成困难的分析,对优化操作条件降低焦化蜡油焦粉携带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利用沉降和过滤等实现焦化蜡油焦粉脱除的机械分离方法。重点总结了磁絮凝沉降法、旋流分离法、反冲洗分离法及陶瓷膜过滤法等几种焦化蜡油焦粉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各种焦粉脱除技术的优、缺点,简单分析了可借鉴的其它液固分离方法。可为焦化蜡油焦粉脱除新技术研发提供思路,从而实现焦化蜡油后续加工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
于志敏张浩然张博王路海
关键词:焦化蜡油焦粉旋流分离
重油输送过程流动性改进方法概述
2018年
随着重油开采量逐渐增加,重油输送过程出现了易结蜡、粘度高、流动性差、管输阻力大等问题。目前常用的重油流动性改进方法包括以加热法、掺稀法为代表的物理法,以添加降粘剂、降凝剂、减阻剂为代表的添加剂法和采用热加工过程的改质法。为了促进重油输送过程流动性改进技术的发展,综述了不同种类重油流动性改进方法的机理和优缺点,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最后展望了重油流动性改进的发展方向。
鄂宇恒毕秦岭王路海张艳梅
关键词:重油降粘剂减阻剂降凝剂表面活性剂改质
针状焦原料对热膨胀性能影响研究
2024年
热膨胀系数作为针状焦质量分级的主要依据之一,与原料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核磁与喹啉不溶物的测定获得原料的芳烃组成和活性指数,并利用公式与催化油浆、乙烯焦油及其混合物的热膨胀系数相关联。除此之外,本文还依据芳香化合度计算公式,进一步将热膨胀系数与原料的性质关联。结果表明,针状焦原料的最佳密度在1.02~1.08 g/cm^(3)之间,且高芳烃含量与低热反应活性对应低热膨胀系数。
曹玉亭王路海刘银东李圣平祁传磊王佳冉王琪丁怡
关键词:石墨电极针状焦热膨胀系数
针状焦热膨胀性能研究
2022年
对石墨电极及其原料针状焦CTE的意义、测试标准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国内外CTE测试条件,以及依据CTE对针状焦产品质量的分类,并对针状焦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及CTE测试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曹玉亭赵宝华王路海刘银东
关键词:石墨电极针状焦热膨胀系数
渣油加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025年
渣油加氢技术是重油轻质化利用的重要手段。面对日趋重质化、劣质化的重油原料,目前渣油加氢技术主要面临成本高、装置运行周期短、设备工程化和工艺操作困难等问题。综述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和组合渣油加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上流式渣油加氢技术和组合渣油加氢技术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技术,以满足重油深度转化、提高液收和清洁化生产,并协助炼油企业产品结构转型,提高炼厂市场适应性的需求。
张甫敏杨旭张博函葛少辉崔瑞利王路海苏武
关键词:石油化学工程渣油加氢固定床沸腾床浆态床
石油沥青基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石油沥青是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最难处理的副产品之一,对其进行经济、高效的定向转化是具有重要市场价值和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石油沥青的结构和组成复杂,本文从石油沥青氢碳比低且富含多环芳烃的特点出发,针对电化学储能应用领域,重点综述和展望了石油沥青基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其在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为石油沥青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
宁汇赵青山张浩然李忠涛吴文婷王路海吴明铂
关键词:石油沥青碳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