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然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脱除
  • 2篇蜡油
  • 2篇焦粉
  • 2篇焦化蜡油
  • 1篇旋流分离
  • 1篇旋流器
  • 1篇石油沥青
  • 1篇碳材料
  • 1篇脱除技术
  • 1篇粒度
  • 1篇粒度分布
  • 1篇沥青
  • 1篇裂化
  • 1篇固-液
  • 1篇固含量
  • 1篇催化裂化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4篇张浩然
  • 3篇王路海
  • 2篇张博
  • 2篇于志敏
  • 1篇王振波
  • 1篇吴明铂
  • 1篇高士秋
  • 1篇朱丽云
  • 1篇张亮

传媒

  • 2篇石油化工设备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催化裂化油浆固含量测定及组成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采用灰分法、过滤法、离心法测量了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外甩油浆的固体颗粒含量,对几种方法在固含量测定方面的结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离心法测量的固含量约为2850μg/g,介于灰分法和过滤法之间。离心法结果显示,油浆中重组分与细粉颗粒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分离中能否准确得到焦粉是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离心法耦合后续焙烧能够分离获得油浆中一定量的催化剂细粉颗粒,通过激光粒度仪、元素分析仪、XRD、BET、SEM-EDS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固体颗粒以及初始FC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FCC催化剂粒径集中在32~120μm之间,为规则的球形分布,油浆中的固体颗粒呈不规则的块状分布,粒径在0.4~40μm之间,其中催化剂细粉的粒径在1~30μm之间;催化裂化油浆中的固体颗粒组成主要有催化剂细粉、焦粉和碱金属K、Ca、无机盐和金属元素Sb、Fe等。
张亮张亮张浩然张浩然温宏炎高士秋
关键词:固含量粒度分布
石油沥青基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石油沥青是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最难处理的副产品之一,对其进行经济、高效的定向转化是具有重要市场价值和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石油沥青的结构和组成复杂,本文从石油沥青氢碳比低且富含多环芳烃的特点出发,针对电化学储能应用领域,重点综述和展望了石油沥青基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其在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为石油沥青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
宁汇赵青山张浩然李忠涛吴文婷王路海吴明铂
关键词:石油沥青碳材料
焦化蜡油脱除焦粉用旋流器分离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以焦化蜡油脱除焦粉用固-液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在一套冷态试验装置上开展DN75 mm切流式旋流器分离性能的试验研究,考察操作参数对分离效率及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旋流器分离效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操作参数依次为入口体积流量、底流率、进料质量浓度;旋流器压降随入口体积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底流率和进料质量浓度对压降影响较小;当入口体积流量为5~6 m^(3)/h、底流率为20%时,旋流器可获得更高的分离效率。基于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数据,回归建立了旋流器分离效率预测模型,计算误差在10%以内。
都帅朱丽云石景元王振波于志敏张浩然张博王路海
关键词:焦化蜡油焦粉
焦化蜡油焦粉脱除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因延迟焦化工艺的特殊性,焦化蜡油中不可避免会携带焦粉。基于焦粉携带对焦化蜡油后续加工处理过程造成困难的分析,对优化操作条件降低焦化蜡油焦粉携带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利用沉降和过滤等实现焦化蜡油焦粉脱除的机械分离方法。重点总结了磁絮凝沉降法、旋流分离法、反冲洗分离法及陶瓷膜过滤法等几种焦化蜡油焦粉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各种焦粉脱除技术的优、缺点,简单分析了可借鉴的其它液固分离方法。可为焦化蜡油焦粉脱除新技术研发提供思路,从而实现焦化蜡油后续加工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
于志敏张浩然张博王路海
关键词:焦化蜡油焦粉旋流分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