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勋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 Python语言在合成氨催化剂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使用Python中专为科学与工程计算设计的Scipy工具包,针对合成氨钌基催化剂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并详细列出了计算所用源代码。对催化剂活化能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文献公布结果符合较好,是Python在化学工程计算领域的一次成功的应用。
- 刘晓彤李庆勋刘克峰张天釜孔繁华
- 关键词:钌基催化剂动力学
- 快离子传导提高燃料电池输出性能被引量:1
- 2022年
- 通过在钆掺杂的氧化铈(GDC)主电解质层上反应磁控溅射(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子阻隔层和钆掺杂的氧化铈(GDC)化学隔层,制备出了电池的复合电解质膜。进行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物相分析、微观结构观察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复合膜电池的开路电位和输出功率密度高于GDC电池,复合膜的离子电阻减小,电子电阻增大。GDC/YSZ/GDC复合膜呈现了快离子传导特征。
- 张超李庆勋邵志刚程谟杰
- 关键词:快离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离子电导率
- 积极有序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 推动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 2025年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稳步推进氢能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领域示范和替代应用。
- 李庆勋
- 关键词:清洁化
- 合成氨回路中降低惰性气体含量的措施被引量:2
- 2016年
- 分析了现有合成氨回路惰性气体浓度增加的可能原因,介绍了深冷分离、变压吸附、膜分离法3种合成氨弛放气回收氢降低惰性组分含量的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大型合成氨厂,可以在氨合成之前采用深冷净化装置或变压吸附装置净化原料气,以降低原料气中惰性组分的含量;对于小型合成氨厂,可以考虑从驰放气提氢方面入手。
- 鲁玉莹李庆勋刘晓彤王林刘克峰孔繁华
- 关键词:合成氨惰性气体氢回收
- SDC/YSZ/GDC复合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研究
- 2024年
- 在钐掺杂的氧化铈(SDC)主电解质层上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子阻隔层和钆掺杂的氧化铈(GDC)化学隔层,制备了SDC/YSZ/GDC多层复合电解质膜及电池。对复合电解质膜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了物相分析、微观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电解质膜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位(OCV)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这是因为复合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阻。
- 王坤李庆勋邵志刚程谟杰
-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池性能
- 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浅析
- 2024年
- 针对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重点调研了变压吸附、膜分离及电化学氢分离技术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应用于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方案:具有占地和成本优势的快速变压吸附提纯技术,适宜处理小规模掺氢天然气,在氢能产业发展近中期阶段可以成为研究重点;碳分子筛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成本低和产品氢纯度高的优势,针对氢能产业发展远期阶段的大规模应用开展布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掺氢天然气在分离提纯前的预处理,需重点关注低碳烃和硫的脱除,应分别考虑对后续工艺稳定运行的影响和能耗大小;分离提纯后的非氢气体回注管网,应重点关注气源管线的压力和避免非氢气体压缩以降低氢气分离提纯成本。
- 刘其武高卓然胡亚琼曾悦张蓝仪张学军李庆勋肖海成
- 关键词:氢气变压吸附
-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9年
- 回顾了甲醇合成工业化历程,重点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改性Cu/ZnO/Al2O3催化剂以及其他催化剂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工艺反应条件对合成甲醇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最后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李庆勋王宗宝娄舒洁鲁玉莹于天学
- 关键词:二氧化碳甲醇催化剂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22年
- 研究了一种利用AspenPlus软件模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SOFC-CHP)系统的方法,并以1 kW级系统为例进行了计算,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判断不同燃料及电堆功率要求下的SOFC-CHP系统热电供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下SOFC的净发电效率可达51%,热效率高达42%,CO_(2)排放摩尔分数高达70%。所提方法可极大缩短计算速度,对进一步优化系统效率很有帮助。
- 罗丽琦王月钟海军李庆勋谢广元王绍荣
-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热量传递电化学
- 碳中和征程上氢能发展路径的思考被引量:5
- 2021年
- 国际能源署研究认为氢能无论是从可再生能源消纳,还是从氢能的供给侧,尤其是氢能的消费侧,有很多的应用场景。目前大家最关注的还是交通领域,在冶金领域和将来的分布式发电领域也有很好应用前景。氢还可以做为化工原料。中国目前2000多万吨氢主要还是用在炼油、合成氨、合成甲醇等行业,清洁氢气作为化工原料,有利于推动现有产业的脱碳。本轮的氢能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可再生能源。
- 李庆勋
- 关键词:国际能源署化工原料可再生能源氢能合成甲醇
- 电解制氢合成氨技术综述与展望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解制氢合成氨的工艺路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1920年代发展至今,电解制氢合成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历经了水力发电合成氨到当前风光发电驱动下的合成氨。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化石能源合成氨、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和网电制氢合成氨的技术发展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了国内电解制氢合成氨的当前态势,预测了我国未来合成氨的产业规模,预计2030年国内合成氨行业产值达到3173亿元,预计2050年达到7900亿元。针对合成氨行业的发展路径,本文提出了深刻的思考与策略建议,指出两条可行的发展路线:其一,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且电价相对低廉的地区,氨可作为有效的电力储存与消纳手段,促进能源体系的灵活性与可持续性;其二,对现有合成氨装置实施绿色转型,通过部分采用绿氢替代化石原料,逐步释放并扩大合成氨的产能与环保效益。
- 王月张学瑞宋玺文陈渤燕李庆勋钟海军胡孝伟何帅
- 关键词:电解制氢可再生能源合成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