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松
-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23
- 2017年
- 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近几年,一些新的抗原,如中性肽链内肽酶(NEP)、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血小板反应蛋白7A结构域(THSD7A)等抗原的相继发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将基于这些抗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 任松李贵森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
- 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ICU脓毒症致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比较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致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致肾损伤患者120例,依据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n=57,开始CRRT治疗时AKI≤2级)、晚期组(n=63,开始CRRT治疗时AKI 3级),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后主要结局指标及28 d生存率、总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组治疗前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白细胞计数(WBC)低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CRRT治疗时间(12.41±1.48)d、ICU住院时间(11.41±1.24)d短于晚期组(16.14±1.65)d、(13.57±1.42)d,早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206.41±21.48)、肾功能恢复率91.23%,高于晚期组(156.71±16.23)、77.78%(P<0.05);早期组28 d病死率33.33%低于晚期组52.38%(P<0.05);早期组酸中毒发生率1.75%低于晚期组14.29%(P<0.05)。结论 ICU脓毒症致AKI患者预后较差,CRRT的治疗时机应选择早于肾功能进展至AKI 3级时,早期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降低28 d病死率,促进肾功能恢复,减少CRRT相关并发症。
- 刘明宗曹小瑶李秀华赵玉容任松孟祥龙
- 关键词:肾脏替代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肾损伤预后
- 运动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成为该人群出现全因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的目的是系统性评估物理运动对CK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14日,检索词包括"exercise"、"chronic kidney disease"、"cardiovascular"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使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后使用Revman5. 3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患者出现全因死亡或发生心血管事件、6分钟步行试验、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和胆固醇。结果:最终纳入3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69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运动可显著升高CKD患者6 min步行试验能力(WMD=59. 74,95%CI:30. 73~88. 74,P <0. 01),降低CKD患者收缩压水平(WMD=-5. 74,95%CI:-8. 53~-2. 95,P <0. 01)和舒张压水平(WMD=-2. 9,95%CI:-5. 48~-0. 32,P=0. 03),升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WMD=0. 7,95%CI:0. 14~1. 26,P=0. 01),降低患者安静时心率(WMD=-3. 07,95%CI:-4. 57~-1. 58,P <0. 01),尤其对透析患者降心率作用更明显,亚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1),同时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WMD=-10. 94,95%CI:-20. 88~-1. 00,P=0. 03),但运动组在降低CKD患者出现全因死亡或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RR=0. 54,95%CI:0. 23~1. 27,P=0. 16)。结论:物理运动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功能水平,提升左室射血分数,提升运动耐力,降低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但其对CK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长时间随访的研究证实。
- 任松洪大情张渊李贵森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心血管META分析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对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透析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截止时间为2022年4月25日,检索词包括:“haemodialysis”、“peritoneal dialysis”、“vaccine”、“seroresponse”、“COVID-19”、“SARS-CoV-2”、“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新冠疫苗”。提取有效数据后使用Stata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接种COVID-19疫苗后阳性率、抗体滴度、随访中抗体变化、SARS-CoV-2感染率、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总共纳入26篇文献共154195例患者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CKD患者接种第一剂疫苗后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48%,第二剂后89%,第三剂后为96%。接种疫苗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之间血清抗体及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和健康对照组相比,透析患者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更低(均P<0.05)。在随访中,透析患者接种疫苗后第3个月较第1个月抗体阳性率降低12%,第6个月较第3个月降低15%,第6个月较第1个月降低20%。第三剂疫苗注射后血清抗体阳性率较注射前增加38%(RR=1.38,95%CI 1.12~1.70,P<0.001),抗体滴度水平显著增加(SMD=1.46,95%CI 0.31~2.61,P<0.001),尽管COVID-19疫苗不能降低透析患者的SARS-CoV-2感染率,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后住院率及病死率。结论CKD透析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后可产生较强的血清抗体,降低SARS-CoV-2感染后住院率及病死率,但抗体持续时间较短,滴度较低,有必要及时接种加强针,以获得更强的免疫保护效应。
- 任松赵玉容冯韵霖张渊李贵森
- 关键词:肾透析慢性肾脏病
- 强化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31
- 2018年
- 目的:高磷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饮食控制是重要的降磷方式,本文的目的是系统性评估强化教育对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截止时间为2018-01-15,检索词包括"patient education"、"hemodialysis"、"hyperphosphatemia"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等。使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后使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和知识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9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强化教育可显著升高患者血清钙水平(WMD=0.07,95%CI:0.02~0.12,P<0.01),降低患者血磷水平(WMD=-0.20,95%CI:-0.32^-0.09,P<0.01)和钙磷乘积(WMD=-0.62,95%CI:-0.86^-0.38,P<0.01),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知识得分(SMD=0.78,95%CI:0.06~1.51,P=0.03)。根据教育实施者不同进一步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和非营养师教育相比,营养师教育组患者在降低血磷方面效果更佳,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强化教育可显著降低MHD患者血清磷水平,同时提高血清钙水平和患者知识得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师教育在患者教育中成效显著,在后期的患者管理中可进一步推广。
- 任松许明杰孟祥龙赵玉容洪大情张渊李贵森
- 关键词:患者教育血液透析高磷血症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