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

作品数:21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颅脑
  • 7篇重症
  • 5篇脑损伤
  • 5篇肠内
  • 5篇肠内营养
  • 4篇营养支持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肠内营养混悬...
  • 3篇双频指数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症颅脑
  • 3篇外伤
  • 3篇颅脑外伤
  • 3篇颅内
  • 3篇脑电双频
  • 3篇脑电双频指数
  • 3篇脑外伤
  • 3篇创伤
  • 2篇引流

机构

  • 20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吴伟
  • 10篇高恒
  • 8篇杨磊
  • 5篇尹卓伟
  • 5篇闫凯旋
  • 5篇张雪峰
  • 4篇黄丽萍
  • 3篇石源
  • 2篇陆玉萍
  • 2篇徐佳宁
  • 1篇吴晓勇
  • 1篇王建英
  • 1篇赵耀华
  • 1篇赵红杰
  • 1篇陈建庆
  • 1篇王云
  • 1篇刘定华
  • 1篇赵丽琴

传媒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镇静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在重型颅脑损伤镇静中应用脑电双拼指数监测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01~2016-01期间我院ICU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各23例.机械通气24h内,每间隔2h,对两组患者脑电双拼指数监测一次,并进行RASS镇静程度评分,对两种镇静药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镇静中的最佳脑电双频指数值进行确定.结果 两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与RASS镇静程度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丙泊酚组的相关性比咪达唑仑组更好.丙泊酚组中,最佳脑电双频指数截断值为63.5,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0.875、0.987;咪达唑仑组中,最佳脑电双频指数截断值为58.5,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0.872、0.929.丙泊酚组脑电双频指数临界值比咪达唑仑组更高,优势更明显.结论 脑电双频指数对咪达唑仑与丙泊酚的镇静深度均可进行监测,但丙泊酚组监测效果更好.
吴伟王沪旭杨磊高恒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重型颅脑损伤
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混悬液对重型脑损伤病人营养指标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DM)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病人的血糖和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本中心连续纳入60例STBI病人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分别应用TPFDM和TPF作为主要能量供应。在第1、7和14天分别监测所有病人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及血糖水平。对组间免疫相关指标、血清蛋白以及血糖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第一周平均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糖变异(BGV)差异显著(P<0.05),在第二周上述血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病人第一天所监测的IgG、IgA、IgM、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总白蛋白均低于正常范围,而PCT均高于正常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七天,对照组与实验组PCT均较第一天下降,其余上述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但实验组上述指标上升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病人上述数据在第14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F-DM对血糖影响显著优于TPF,可能对早期过度炎症及感染的控制产生积极影响,益于免疫功能的改善,但内在病理生理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闫凯旋曹铖杨磊王沪旭吴伟高恒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颅脑损伤
不同镇静水平在重型颅脑外伤中治疗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下不同镇静程度对重型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闫凯旋吴伟曹诚王沪旭杨磊高恒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脑电双频指数颅内压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深度镇静联合亚低温治疗顽固性颅高压一例被引量:3
2017年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因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巳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难题,而TBI后顽固性颅高压更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镇静、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以及亚低温治疗为TBI后监测并控制颅高压的有效方式。
曹铖吴伟王沪旭杨磊闫凯旋黄丽萍陆玉萍高恒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亚低温治疗颅高压顽固性BRAIN颅脑创伤
改良Nutric评分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价改良Nutric(mNutric)评分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讨论与死亡率、营养不良率、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521例,根据mNutric评分分为营养低风险组249例及高风险组272例,统计不同营养风险组营养不良率,并分析不同营养状态对mNutric评分高风险及低风险患者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影响。结果mNutric低风险组28d死亡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高风险组,低风险组中未达标组时间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高于达标组,两组间28d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风险组中未达标组时间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28d死亡率均高于达标组。结论mNutric评分易于获得,可以预测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及营养风险。
徐佳宁王沪旭尹卓伟张雪峰吴伟石源
关键词:重症死亡率营养支持
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重型脑损伤病人营养指标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DM)在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的血糖和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闫凯旋吴伟曹诚王沪旭杨磊高恒
关键词:肠内营养免疫功能重症颅脑损伤
一种重症急诊用器械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急诊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固...
吴伟
文献传递
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评析
杨磊吴伟王沪旭黄丽萍高恒
内镜和钻孔引流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endoscopic surgery,ES)和钻孔引流(burr hole drainage,BHD)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Septated 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sC...
闫凯旋吴伟曹诚王沪旭杨磊高恒
关键词: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内镜手术核磁共振成像复发
布托啡诺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ICU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ICU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1月60例术后在ICU继续治疗的TBI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布托啡诺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组(BD组),各30例。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3~0.6 μg/(kg·h),BD组在D组基础上泵注布托啡诺15~25 μg/(kg·h),均泵注24 h。观察两组泵注6、12、24 h及拔管即刻MAP、HR变化和CPOT评分,记录泵注前、泵注后凝血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泵注6、12、24 h及拔管即刻BD组MAP、HR和CPOT评分均低于D组(P<0.05)。泵注后,BD组APTT、PT低于D组(P<0.05),FBG高于D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减轻ICU TBI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疼痛,改善凝血功能。
张雪峰尹卓伟吴伟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ICU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