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凡
- 作品数:3 被引量:1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1
- 2014年
-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初诊的胃溃疡并且H.pylori阳性患者1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及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疗程为1周。第2—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除口服枸橼酸铋钾外分别口服埃索美拉唑镁片或奥美拉唑肠溶片。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H.pylori根除情况、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腹痛和胃灼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腹胀和嗳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8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H.pylori的根除率为96.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在临床疗效及H.pylori根除方面均优于奥美拉唑,并且与奥美拉唑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荐。
- 王一凡
-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
- 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及分析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程度,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感染性休克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d及7d氧代谢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1d及7d观察组氧代谢指标SvO2、O2ER及VO2水平分别为(70.26±5.67)%、(54.64±5.66)%、(130.24±4.99)ml/(min·m2)及(73.64±5.88)%、(59.84±5.93)%、(121.61±4.80)ml/(min·m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更为积极,因此生脉注射液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王一凡曾杰付晶许海东罗江蓉
-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感染性休克氧代谢血清细胞因子
- 以降钙素原指导急诊科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急诊科发热患者中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以"发热"为主诉收入院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T指导治疗组(P组)和常规检查指导治疗组(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费用、累积DDD数、临床治愈率,记录PCT值随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结果 P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治疗费用、累积DDD数、住院时间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抗菌药物使用,PCT值呈逐步下降趋势。结论检测及动态监测PCT值对临床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判断患者感染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付晶施阳王雷王一凡
- 关键词:降钙素原发热待查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