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大学文化
  • 2篇大学文化个性
  • 2篇文化
  • 2篇文化个性
  • 2篇个案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宗教信...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成因
  • 1篇信仰
  • 1篇学生社团
  • 1篇学生社团活动
  • 1篇意蕴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应用型人才培...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意蕴
  • 1篇职业教育
  • 1篇职业教育与普...

机构

  • 10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吕梁学院

作者

  • 10篇王文燕
  • 1篇张海川
  • 1篇张立刚
  • 1篇郭德明
  • 1篇李鹏
  • 1篇赵冲
  • 1篇薛勇民

传媒

  • 2篇教书育人(高...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江苏高教
  • 1篇高教论坛
  • 1篇理论探索
  • 1篇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与辅导策略研究——以某高校宗教信仰学生L个案为例
2015年
随着多元文化传播与交融,大学生对于宗教关注升温,大学生宗教信仰主要是重大消极事件产生后的消解需求、自我确定中的理想化诉求、自我实现中面对现实的支柱缺失、自我成长中协调融合的曲折呈现。教育者应加强对大学生关怀性教育,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自我确定,优化精神支持系统,在多元文化中实现自我协调与理性成长。
王文燕李鹏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成因辅导策略
论受教育的结构及方式被引量:1
2016年
受教育的结构类似教育的结构。受教育目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目的,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生活体验的主动构造。受教育能力包括接纳能力、理解能力、转化能力和调整能力。受教育方式常见的有接受、跟随、收敛和对话。受教育智慧是受教育情感和受教育思维的统一体。
王文燕赵冲
关键词:受教育方式
论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被引量:6
2010年
大学文化个性的表现形式分别为思想、制度、习俗和集体无意识,这四种表现形式既是同时存在的,又是依次发展的。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生成思想、形成制度、养成习俗和集体无意识沉淀。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是一个从自觉状态向自在状态转化的过程,生成思想和形成制度是大学文化个性的自觉阶段,养成习俗和集体无意识是大学文化个性的自在阶段,集体无意识沉淀是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最后阶段,相应的集体无意识沉淀成功,是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标志。大学文化个性只有在集体无意识层面形成,才能说一所大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个性。
王文燕
关键词:大学文化个性习俗集体无意识
独立学院学生社团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反思被引量:1
2018年
在独立学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的背景下,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活动是否适应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要求。笔者基于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学生社团发展的调查研究,从独立学院学生社团活动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起的支撑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发展策略等方面,反思了独立学院学生社团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影响。
王文燕郭德明张立刚
关键词:学生社团活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个案研究
王文燕
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策略与路径
2014年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依赖于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支撑和学校教育领域的知能支持,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效应的对应策略,需要探索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路径和确立具有前瞻意识的转化模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现的是价值观领域的社会主义理念,它的形成实质上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地位。
张海川王文燕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哲学意蕴被引量:3
2023年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境界。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指导,深刻领会和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哲学意蕴,主要应基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形态演变和人类文明转型的辩证过程,深度诠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所蕴涵着的实践本体论基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所体现着的实践价值论特质和人类文明转型发展所彰显着的实践动力论机制。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才能在生态实践中完成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
薛勇民薛勇民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哲学生态文明
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研究
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等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文化是其生存的根基和命脉,是其最具特质的个性。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表...
王文燕
关键词:文化内涵个性化表现教育思想
罗伊·莫里森生态民主思想研究
王文燕
论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实质与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始终若即若离,绝对的、单一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阶段是不存在的,即使在中世纪大学诞生之初,以学术传播为主要任务的普通教育阶段,事实上也与大学之外的城市社区的职业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学术的实践来源与受教育者的世俗生活都必然与体现为专业性的职业息息相关。独立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下车伊始即多以职业教育为主谋求民办高校的生存之道,
王文燕
关键词:世俗生活教育精神日常教育教育内容教育目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