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山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腺炎
  • 2篇胰腺假性囊肿
  • 2篇引流
  • 2篇诊治
  • 2篇术后
  • 2篇囊肿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假性囊肿
  • 2篇后腹腔
  • 2篇腹腔
  • 1篇学科
  • 1篇胰腺炎诊治
  • 1篇引流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育人
  • 1篇诊治经验
  • 1篇职业教育
  • 1篇职业教育人才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卢山
  • 5篇胡伟明
  • 5篇陆慧敏
  • 4篇张凌
  • 1篇陈洁
  • 1篇张懿
  • 1篇张肇达
  • 1篇陈巍巍
  • 1篇李懋

传媒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科学咨询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创”视阈下现代医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述被引量:2
2024年
本文以“双创”视阈为出发点,探讨了现代医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文章指出,现代医学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文章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培养模式,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等。最后,文章强调了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医学人才。
卢山
关键词:职业教育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射治疗、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常见的乳腺癌手术方式包括保乳手术(breast conservation surgery,BCS)和乳房全切手术等。该文从BCS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BCS后患者生活质量,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的BCS后生存,新辅助化学治疗后的BCS,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患者的保乳以及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后能否再次保乳方面,对近年来BCS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对临床医生后续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杨若宁吴云皓卢山陈洁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
胰腺假性囊肿致左侧门静脉高压伴脾脏功能亢进的处理策略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致左侧门静脉高压伴脾脏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49例因胰腺假性囊肿致左侧门静脉高压伴脾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并对其中36例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仅有脾亢患者根据是否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分为未切脾组和切脾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49例患者中男38例,女11例;年龄22~67岁。对于13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胰腺假性囊肿致左侧门静脉高压伴脾亢患者中1例患者未行脾脏切除术,术后发生复发性消化道出血及脾亢未缓解,其余12例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术且术后脾亢均缓解。对于36例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胰腺假性囊肿致左侧门静脉高压伴脾亢患者中未行切脾者23例(未切脾组),行切脾者13例(切脾组)。切脾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比例及术中输红细胞悬液量方面均明显多于或长于或高于未切脾组(P<0.05)。2组在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时实验室指标的比较中,除血小板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脾组的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切脾组(P<0.05)且脾亢缓解率明显高于未切脾组(P<0.05)。结论对于胰腺假性囊肿致左侧门静脉高压合并脾亢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早干预。一般情况下仅处理原发病灶即可,若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术中发现胰尾炎性病灶与脾脏粘连紧密并压迫脾门可考虑术中同时行脾脏切除,可有效控制及预防消化道再出血及缓解脾亢。
卢山陆慧敏张凌杨都江胡伟明张肇达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脾脏切除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腹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经验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腹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胰腺坏死清除术的34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腹腔出血38例,其中出血2次5例,仅发生1次出血33例。出血部位:脾静脉7例次,脾动脉2例次,胰腺及胰周血管8例次,结肠系膜血管6例次,其他部位12例次,不明确7例次。止血方法:缝扎20例次,压迫止血18例次,介入治疗2例次,缝扎+压迫4例次,保守治疗1例次。38例腹腔出血患者中,死亡19例。腹腔出血组与无腹腔出血组患者的性别、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入院时改良Marshall评分、发病距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腹腔出血组比较,腹腔出血组患者中男性较多、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入院时改良Marshall评分较高,发病距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方式以开腹手术为主,死亡率较高。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的腹腔出血风险高于女性(OR=3.980,P=0.004),且随着入院时改良Marshall评分增加,腹腔出血风险增加(OR=1.487,P<0.001)。结论尤其对男性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SAP患者,需警惕SAP术后腹腔出血的发生。
张凌卢山陆慧敏胡伟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出血影响因素
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内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2019年收治的235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囊肿复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35例患者PPC复发21例,总体治愈率为91.1%,出现并发症39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腺炎发作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OR=3.730,95%CI:1.403~9.914,P=0.008)、囊肿较小(OR=0.850,95%CI:0.728~0.993,P=0.041)是PPC内引流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囊肿-空肠Roux-en-Y引流(OR=2.234,95%CI:1.070~4.665,P=0.032)、囊肿较小(OR=0.810,95%CI:0.718~0.914,P=0.001)是PPC内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假性囊肿内引流是PPC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囊肿大小与PPC内引流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均相关。
叶俊卢山李振录张懿陆慧敏胡伟明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复发并发症
多学科联合教学对急性胰腺炎诊治教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多学科联合教学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20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名,观察组100名,给予对照组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应用多学科联合的教学模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比两组临床实践、病历分析数据,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理论知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问卷调查显示,对比教学模式认可、提升学习兴趣、提升诊断分析能力、教学内容创新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在提升学习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诊治急性胰腺炎的教学中应用多学科联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可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陆慧敏李懋杨都江卢山张凌叶俊李振录胡伟明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教学模式诊治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联合腹膜后腹腔镜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全麻后,超声引导下患者右上腹预置一14#猪尾巴引流管;患者取右侧卧位,暴露左侧腰部区域。超声引导下定位左结肠旁沟脓肿区域及trocar穿刺位置;腹腔镜了解脓腔情况及坏死情况;以钳夹方式移除脓腔内坏死组织;处理脓腔内裸露的血管,防止术后出血;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及残余坏死组织;经trocar安置硅胶引流管于脓腔各处。本手术的特色:联合了经皮穿刺及腹腔镜两种微创外科技术,创伤小,便于术后灌洗引流;手术经腹膜后入路,利用脓腔进行操作,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直视下清除坏死组织及裸露血管,更安全。
陆慧敏陈巍巍张凌卢山胡伟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