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
- 作品数:188 被引量:97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肾脏替代治疗血管通路位置与并发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肾脏替代治疗时不同导管置管部位的选择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治疗效果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1998年4月—2018年4月所发表的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计数资料计算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计量资料计算其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及95%CI,评估导管相关感染及机械性并发症、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等指标。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文献9篇,其中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篇,观察性研究7篇,共纳入肾脏替代治疗患者5 220例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股静脉置管与非股静脉置管(包括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相比,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相关机械性并发症中,误穿动脉、置管相关深静脉血栓、导管功能障碍(导管流量不足)及导管意外脱落事件的发生率,股静脉与非股静脉置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穿刺局部血肿、出血、渗血的发生率低于非股静脉置管患者[OR=0.44,95%CI(0.23,0.82),P=0.009],血液透析导管留置时间短于非股静脉置管患者[WMD=–1.40 d,95%CI(–2.17,–0.62)d,P=0.000 4];不同置管部位的血流量及滤器凝血事件发生率、患者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替代治疗患者采用不同置管部位时,股静脉置管部位局部血肿、出血、渗血事件发生率低于非股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短于非股静脉置管,但置管相关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临床治疗结局并无差异。
- 魏甜甜李佩芸张凌付平
- 关键词:肾脏替代治疗血管通路并发症META分析
- 含糖透析液对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前研究提示含糖透析液可有效稳定血糖水平,显著减少透析低血糖事件发生,同时有助于稳定血压和改善心率变异性,对心脑血管风险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这些发现揭示了含糖透析液在提升糖尿病患者透析治疗质量中的潜在价值。然而,针对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本文就含糖透析液对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对血糖、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究含糖透析液在糖尿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及研究方向。
- 蹇丽君张凌张凌苟慎菊(审校)
- 关键词:含糖透析液血糖心率变异性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代小雨张凌付平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RENAL重危患者生存率ARF
- 特殊类型酸中毒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被引量:2
- 2018年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24 h持续清除体内溶质及水分的血液净化技术的总称,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容量控制精确、维持内环境稳定、炎症调控等多项优势,特别适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症患者。临床中,接受CRRT治疗的重症患者常合并不同类型的酸中毒,包括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枸橼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及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不同类型酸中毒的处理方式各异,该文就特殊类型酸中毒的CRRT干预作一综述。
- 李佩芸魏甜甜张凌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提高肾脏病整体预后工作组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热点解读被引量:14
- 2012年
- 急性肾损伤(AKI)表现为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功能急性下降,是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重症。近年来,文献报道轻到中度的肾功能受损即可引发严重临床后果,将学界关注的重点由急性肾衰竭(Acutekidneyfailure,AKF)进一步拓展至广义的损伤。
- 赵宇亮张凌付平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肾脏病肾功能受损急性肾衰竭
- ZOEY16L聚醚砜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ZOEY16L聚醚砜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并观察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中心7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方法,纳入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比较观察组(ZOEY16L)和对照组(PES16LF)透析器对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的清除效果;同时分析两组透析前后外周血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安全性指标差异,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试验器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肌酐清除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氮及血磷下降率、超滤率、spKt/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ZOEY16L与PES16LF对尿毒症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相当,ZOEY16L聚醚砜透析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唐前容马良张凌敖利娜郝雯黄小琴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尿素氮血肌酐
- 烷化剂在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循证应用
- 2006年
- 目的报告应用烷化剂对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合并肾病综合征(NS) 患者进行的循证治疗过程。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3期)、MEDLINE(1978-2005)、 CBM disc(1978~2005),查找烷化剂治疗IMN合并NS及与病情缓解有关的系统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等,获取最佳证据用于临床治疗。结果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表明,烷化剂能明显提高IMN合并NS患者蛋白尿的完全缓解率,其中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MP+CTX)的方案是较安全和有效的,但其能否提高肾脏的长期存活率尚不确定。据此,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意愿,对患者实施MP+CTX免疫抑制治疗,6个月后患者蛋白尿情况有所缓解,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 MP+CTX方案能明显提高IMN合并NS患者的蛋白尿缓解率,但能否提高患者肾脏长期存活率,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 张凌吴红梅刁骧(英文审校)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烷化剂循证治疗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蜂蜇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4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蜂蜇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至2007年收治的共81例蜂蜇伤患者,其中66例(80.2%)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60例(74.1%)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64例ARF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APACHE评分:19.2±4.6):(1)CVVH/IHD组:前期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24~72h,情况稳定后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2)IHD组:采用IHD 1周3次治疗。(3)腹膜透析(PD)组:使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APACH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19.0±3.5)vs(18.6±5.2)vs(17.8±3.9),P>0.05]。(1)CVVH/IHD组:19例(95%)患者好转出院,1例(5%)患者死亡。(2)IHD组:30例患者(78.9%)好转出院,3例患者(7.9%)死亡,5例患者(13.2%)失访。(3)PD组:无一例患者好转,2例(33.3%)死亡,3例(50.0%)转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1例失访。CVVH/IHD组及IHD组患者生存率及临床好转率均明显优于PD组。CVVH/IHD组与IHD组相比较,在生存率及临床好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早期总胆红素、肌酸激酶及白细胞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IHD组(P<0.05)。而且在不良反应上(低血压),CVVH/IHD组低于IHD组。结论:前期CVVH可能有利于患者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但能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CAPD疗效差,不应作为首选治疗。
- 张凌付平唐万欣苏白海秦伟胡章学
- 关键词:蜂蜇伤急性肾功能衰竭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间歇性血液透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 血液净化治疗液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 2025年
- 血液净化治疗作为替代肾功能、清除代谢废物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手段,其治疗液体的优化直接影响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血液净化治疗液体在配方设计、生物相容性和临床疗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系统阐述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置换液、血液透析液、血液透析导管封管液及腹膜透析液等关键治疗液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展望未来血液净化治疗液体研发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 赵宇亮刘彩虹张凌付平
- 关键词:血液净化置换液封管液
- 含糖透析液的临床革新:从渗透调节到多系统调控的转变
- 2025年
-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其透析液成分的优化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其中,含糖透析液的应用经历了从单纯的渗透调节到多系统功能调控的认识转变。随着研究的深入,含糖透析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和血压稳定性以及降低心率变异性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临床价值。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样本量较小以及缺乏长期预后指标评估等问题。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含糖透析液的临床应用优势。
- 周志锋张凌
- 关键词:血液透析含糖透析液血糖调控血压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