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慢性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蛋白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端脑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动过速患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心型

机构

  • 6篇广东省普宁市...

作者

  • 6篇黄燕妮
  • 4篇王晓群
  • 2篇卢帆
  • 2篇李绪洪
  • 1篇马剑锋
  • 1篇许旭东
  • 1篇吴伟婷
  • 1篇吴少文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使用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标准Valsalva动作,实验组开展改良Valsalva动作,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清钾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复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黄燕妮王晓群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硫酸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RA合并CA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羟氯喹0.2g/次,2次/d+甲氨蝶呤片10mg/次,1次/周。服用甲氨蝶呤片明显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则改用来氟米特10-20mg,1次/d。对照组仅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后12个月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体内脂质代谢、炎性因子,并采集患者的影像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L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PO-A1、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CI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cy、ESR、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可能通过降低炎性指标水平以抑制患者体内炎症程度,并进一步改善脂质代谢障碍,以达到对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目的。
庄铭城黄燕妮王小燕卢帆黄懋
关键词:硫酸羟氯喹类风湿关节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伴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伴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介入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进行伴行导丝技术(Buddy wire technique,BWT),对照组进行传统PCI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再发心梗、室颤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中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王晓群黄燕妮李绪洪吴少文吴伟婷马剑锋卢帆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优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讨论优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介入治疗预后提供指导。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后2年内对其进行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讨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接受介入治疗的12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发现120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0.00%.。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脂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变支数和支架数目为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支架数目多、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病变支数多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大、支架数目多、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病变支数多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应该积极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王晓群许旭东黄燕妮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预后
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6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Nexilin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T-proBNP、H-FABP、Nexili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T-proBNP、H-FABP、Nexil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能够显著降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NT-proBNP、H-FABP、Nexilin水平,同时可提高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黄燕妮
关键词:曲美他嗪N末端脑钠肽前体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BNP水平及其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BNP水平及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BNP水平及心功能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王晓群李绪洪黄燕妮李鉴舜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心衰BNP水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