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琳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射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肿
  • 1篇血肿钻孔引流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引流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手术
  • 1篇胎盘
  • 1篇剖宫产
  • 1篇前置胎盘
  • 1篇前置胎盘剖宫...
  • 1篇腔镜手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切
  • 1篇全切除
  • 1篇全切除术
  • 1篇子宫

机构

  • 3篇射阳县人民医...

作者

  • 3篇马琳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
2024年
目的 分析新型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0例,新型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治疗)和观察组(20例,新型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联合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悬液用量、血浆用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长及治疗后2、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D-二聚体(D-D)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螺旋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均显著高于常规组,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新型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马琳
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麦角新碱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射阳县人民医院需行子宫全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即刻,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低于术前及同时间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高于术前及同时间对照组;术后24 h,观察组SOD、GSH-PX水平高于术前及同时间观察组,MDA水平低于术前及同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腹子宫全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在子宫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马琳严正军
关键词:子宫全切除术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
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两组均行钻孔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引流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血肿残余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置管时间,促进康复,预防血肿复发。
严正军马琳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