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爱飞

作品数:19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骨质
  • 10篇骨质疏松
  • 7篇骨质疏松症
  • 6篇细胞
  • 6篇
  • 5篇蓄积
  • 4篇铁调素
  • 4篇骨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破骨
  • 3篇去势
  • 3篇小鼠
  • 3篇绝经后骨质疏...
  • 3篇骨内
  • 3篇成骨
  • 3篇成骨细胞
  • 2篇代谢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机构

  • 19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苏州卫生职业...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作者

  • 19篇徐又佳
  • 19篇王爱飞
  • 7篇张辉
  • 4篇李光飞
  • 3篇王亮
  • 3篇贾鹏
  • 3篇王啸
  • 3篇高焱
  • 2篇张鹏
  • 2篇杨帆
  • 2篇陈斌
  • 2篇袁晔
  • 1篇华俊
  • 1篇张东
  • 1篇盛茂
  • 1篇俞晨
  • 1篇周飞
  • 1篇朱进
  • 1篇沈光思
  • 1篇赵宇

传媒

  • 5篇中华骨质疏松...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蓄积通过mTOR信号通路影响小鼠骨形成与血管生成偶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在获得Bone杂志的授权后,本文对该刊发表于2019年2月的文章[Wu J,Wang A,Wang X,et al.Rapamycin improves bone mass in high-turnover osteoporosis with iron accumulation through positive effects on oste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Bone,2019,121:16-28]进行中文编译。铁蓄积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骨形成和血管生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mTOR在铁蓄积相关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及雷帕霉素是否能通过靶向mTOR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构建野生型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小鼠和转基因(Hepc^(-/-))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小鼠,检测体内mTOR水平,体外利用枸橼酸铁铵(FAC)干预成骨细胞,观察mTOR变化,在动物水平采用雷帕霉素干预及在体外细胞水平转染mTOR特异性的siRNA,观察雷帕霉素对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参数、骨形成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型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小鼠和Hepc^(-/-)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小鼠体内的mTOR水平均显著上升,上调的mTOR能够通过激活Cxcl9的表达和分泌,抑制骨组织中"骨形成与血管生成偶联"。在动物水平采用雷帕霉素干预及在体外细胞水平转染mTOR特异性的siRNA可改善铁蓄积影响的骨形成及骨内血管的生成能力。在成骨细胞中铁蓄积可激活mTOR/STAT1/Cxcl9信号通路,这些结果提示mTOR在铁蓄积骨质疏松症中起关键作用,雷帕霉素能够有效靶向针对mTOR改善骨形成与骨内血管生成,提高伴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的骨量。
王爱飞吴加东徐又佳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骨形成血管生成
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管理研究热点及现状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究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管理领域的各国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收集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管理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文献出版年、国家、机构、期刊、作者、高被引文献及研究热点,利用VOSviewer软件绘制可视化视图。结果分析收集的2508篇文献,可呈现三类结果。(1)文献基础信息分析显示:①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672篇),其次是英国和加拿大,中国位居第四;②发文量前三的作者分别是Kanis JA、Cooper C和McCloskey EV;③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其次是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文献高被引聚类分析显示,118篇高被引文献主要分为五大聚类,涉及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治疗、药物依从性、管理共识及预防再骨折策略。(3)研究热点时间叠加视图显示,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治疗药物,当前研究热点主要为分子靶向药物、骨小梁评分和骨折联络服务。结论本研究分析说明:在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管理的研究活跃度日益增加,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主要关注于分子靶向药物、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理念、新兴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和骨折防治管理模式。
张睿智李俊杰贾鹏翟巧成王爱飞刘宝山曹子厚朱柯雨徐又佳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管理文献计量学
FOXO3a抑制剂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要求保护FOXO3a抑制剂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用途;优选地,所述FOXO3a抑制剂为FOXO3a腺相关病毒RNAi。
李光飞张辉王爱飞高焱徐又佳
文献传递
铁调素过表达对雌性去势小鼠铁代谢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铁调素基因过表达对去势小鼠铁代谢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假手术组(sham组)和双侧卵巢切除组(OVX组)均为8周C57/BL6雌性野生型小鼠,实验组(hamp组)为铁调素基因条件性过表达小鼠,每组8只。OVX组和hamp组切除双侧卵巢,sham组仅切除卵巢旁等量脂肪组织。三组小鼠均他莫昔芬诱导铁调素过表达。8周后检测小鼠血清铁调素、血清铁蛋白、骨形成指标血清骨钙素、骨吸收指标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1,CTX)和骨组织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血清铁调素:sham组(629.30±109.43)pg/m L,OVX组(669.12±121.48)pg/m L,hamp组(1 094.34±156.43)pg/m L,hamp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sham组(411.09±67.74)ng/m L,OVX组(385.39±54.57)ng/m L,hamp组(242.43±39.73)ng/m L,hamp组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骨钙素:sham组(83.42±21.66)ng/m L,OVX组(124.01±28.81)ng/m L,hamp组(113.84±30.29)ng/m L,hamp组与OV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X:sham组(62.45±12.92)ng/m L,OVX组(109.38±18.90)ng/m L,hamp组(75.13±13.32)ng/m L,hamp组较OVX组显著降低(P<0.05)。骨组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OVX组比较,hamp组Run X2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TRAP基因表达显著下降;骨密度:sham组(0.126±0.016)mg/mm3,OVX组(0.052±0.012)mg/mm3,hamp组(0.073±0.012)mg/mm3,hamp组高于OV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调素基因过表达后可降低去势小鼠血清铁蛋白,抑制破骨指标,对成骨指标无明显影响。
张辉王爱飞吴加东杨帆张晓王亮张鹏徐又佳
关键词:铁调素去卵巢
一种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制备及对雌性去势小鼠骨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制备新型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并了解其对雌性去势小鼠骨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作为纳米平台,通过点击化学合成具有骨靶向性能的纳米颗粒,然后基于气体微流控和离子交联技术制备新型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采用活/死细胞染色评估微/纳水凝胶微球的生物相容性。选用18只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A组)、空白水凝胶微球组(B组)和微/纳水凝胶微球组(C组),每组6只。各组连续干预8周后收集小鼠股骨标本,采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骨小梁参数,利用三点弯曲测试评估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结果骨靶向纳米颗粒具有均匀的球形形貌,平均粒径为40.6 nm;微/纳水凝胶微球呈球形形貌,表面粗糙,平均粒径为250.8μm;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提示微/纳水凝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icro-CT显示,C组小鼠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鼠的骨小梁间隙显著低于A组和B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测试显示,C组小鼠的最大载荷和断裂能显著高于A组和B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负载的骨靶向纳米颗粒显著提高雌性去势小鼠骨质量,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李俊杰贾鹏刘功稳张睿智刘宝山王爱飞徐又佳
关键词:骨靶向
铁蓄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许多研究认为铁蓄积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铁蓄积是指人体血清铁蛋白高于正常值而<1000μg/L的一种特殊状态;基础研究已提出铁蓄积可改变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功能的相关机制,临床研究亦提示部分绝经后女性铁蛋白水平增加与骨量下降存在相关性。因此,重视铁蓄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对该领域进一步深入机制研究、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铁蓄积影响骨代谢是否有独立靶点、可干预机制?部分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是否可采用降铁疗法,形成个体化防治方案?本文根据时间线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近10年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结果,在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临床防治提供一些启发。
王爱飞徐又佳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
铁调素上调活性氧水平促进破骨样细胞分化机制
2022年
目的探讨铁调素对小鼠单核细胞株RAW264.7向破骨样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两组RAW264.7,一组作为对照,另一组以1.6μmol/L铁调素(hepcidin,Hepc)干预,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向破骨样细胞分化,分化能力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检测。采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内铁离子水平差异。二氯二氢荧光素(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DCFH)荧光探针标记并检测细胞ROS水平差异。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ammonium,PDTC)干预后采用TRAP染色检测破骨样细胞分化水平。结果铁调素干预后小鼠破骨样细胞分化能力增强,TRAP阳性染色细胞增多(P<0.001)。IF结果示铁调素干预后,破骨样细胞FPN表达下调。铁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铁调素可升高破骨样细胞内铁水平。进一步检测DCFH荧光示铁调素使细胞ROS水平升高。进一步使用抗氧化剂PDTC干预可抑制破骨样细胞分化(P<0.001),降低铁调素对破骨样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结论铁调素可封闭破骨样细胞胞膜FPN,造成胞内高铁状态,上调ROS水平,最终促进破骨样细胞分化。
王啸孙婧悦钱晨月王爱飞华俊徐又佳
关键词:活性氧铁调素破骨样细胞
脉冲磁疗对成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索脉冲磁疗对成骨细胞保护和抵抗铁死亡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成骨细胞用低频脉冲磁疗仪进行30 min的干预。实验组分为6组:对照(control,Cont)组、磁疗(magnetic therapy,MT)组、Erastin(3 mmol/L)铁死亡诱导(Erastin ferroptosis induced,Era)组、Era+MT组、铁死亡诱导+GW4869外泌体抑制(1.5 mmol/L)(Era+GW)组、Era+MT+GW组。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外泌体表面标记蛋白(CD9,CD63)、外泌体内铁蛋白(Ferritin)。扫描电镜检测成骨细胞外泌体。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磁疗治疗后成骨细胞GPX4得到提升,MT组高于Cont组(1.34±0.01 vs.1.00±0.01,t=200.2,P<0.05),Era+MT组高于Era组(0.87±0.08 vs.0.77±0.06,t=1.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组相对Cont组[(3.57±0.01)μmol/L vs.(3.54±0.03)μmol/L,t=2.89,P<0.05],Era+MT组相对Era组[(5.63±0.63)μmol/L vs.(3.59±0.05)μmol/L,t=3.23,P<0.05],培养基中铁离子浓度上升;并且Western bot法检测发现外泌体铁蛋白含量MT组高于Cont组(2.42±0.09 vs.1.0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9,P<0.05)。GW4869抑制外泌体后,以上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磁疗减少成骨细胞的铁死亡,挽救成骨细胞铁死亡的机制由一个“磁疗-外泌体-铁蛋白”途径驱动,并对铁稳态、细胞内运输和骨质疏松症有广泛的影响。
丁奕栋刘功稳张辉王爱飞魏祺郑苗徐又佳
关键词:外泌体成骨细胞
颗粒蛋白前体与骨关节疾病的相关性
2022年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作为体内的自分泌性生长因子,近些年研究发现其除了与神经系统等密切相关外,还与临床骨关节疾病密切相关。在类风湿关节炎,PGRN可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竞争性结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PGRN可抑制白细胞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介导的软骨细胞分解,并通过TNFR2/14-3-3ε信号通路促进软骨形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报道较少,尚待进一步研究认识其相互关系;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推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体内PGRN表达下降,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泛素化增加而表达减少,进而通过影响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PGRN在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李光飞王爱飞蔚建鲁徐又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
构建微小RNA-mRNA互作网络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键基因被引量:4
2021年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类型,主要机制是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骨形成和骨吸收不平衡[1]。本研究拟将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mRNA芯片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芯片联合分析,构建miRNA-mRNA网络。
唐澄阳王爱飞张辉周海斌徐又佳朱进沈光思
关键词:微小RNA骨质疏松骨吸收雌激素水平MRN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