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与T1WI同/反相位测定肝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8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者120例,根据肝纤维化评分(NFS)将患者分为NFS<-1.455亚组(n=35, A组),-1.455≤NFS≤0.676亚组(n=41, B组)及NFS>0.676亚组(n=44, C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年龄、性别、地域相匹配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使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脏脂肪相对含量用(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组随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CK18、 YKL40、 APRI、 GPRI的升高,肝内脂肪含量减低,呈负相关关系(r=-0.850、-0.584、-0.784、-0.684,P<0.05),A组及B组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肝纤维化趋势,肝内脂肪含量与肝纤维化的进展密切相关。
- 付丽坤盛丽娜邹春燕李京龙谢长顺南月敏李莉
- 关键词:脂肪肝肝炎
- 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组织病理、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予以观察,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ZFX mRNA表达情况,分析ZFX蛋白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经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发现ZFX mR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6.38±2.31)mR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2±0.75)mRN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04,P<0.05);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显示,ZFX蛋白表达位于细胞核,其表达阳性率达到76.77%,高于癌旁组织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ZFX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深度等因素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03,4.842,5.514,P<0.05);ZFX蛋白高表达组、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分别为(35.28±2.14)个月、(54.29±4.1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92,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ZFX蛋白呈现出异常高表达,与患者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该指标可用于对患者潜在预后的评估。
- 卢坤玲崔红梅付丽坤
- 关键词:胃癌病理预后
- 血清Cys C、β_2-MG联合尿α_1-MG、β_2-MG在亚临床肝肾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肝硬化患者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α_1-MG、尿β_2-MG的变化在亚临床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符合标准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肝硬化患者90例,根据不同表现及病因分组,采用生化仪检测血清β_2-MG、血清Cys C,尿α_1-MG、尿β_2-MG。结果肝硬化腹水组与肝硬化无腹水组、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β_2-MG、尿α_1-MG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无腹水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尿β_2-MG、尿α_1-MG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_2-MG显著升高(P<0.05);不同病因肝硬化腹水患者之间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β_2-MG、尿α_1-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β_2-MG联合尿α_1-MG、β_2-MG可及早识别亚临床HRS,为HRS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纪桂贤高福来付丽坤李莉谢长顺张利利
-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血清CYS血清Β2-MG尿Α1-MG尿Β2-MG
- 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血液miR-122、miR-181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血液miR-122、miR-181a水平变化及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86例CHB患者作为CHB组,选取100例同期查体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液miR-122、miR-181a水平及肝脏生化指标,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将CHB患者分为S0(25例)、S1(44例)、S2(35例)、S3(52例)、S4(30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miR-122、miR-181a水平差异。结果CHB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及miR-122、miR-181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升高,CHB患者ALT、AST、TBIL等肝生化指标及miR-181a表达升高,miR-122表达水平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22与CHB患者ALT、AST、TBIL等肝生化指标呈负相关(P<0.05),miR-181a与肝生化指标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miR-122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miR-181a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miR-122、miR-181a表达水平诊断严重肝纤维化(S3~S4)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83,当截点值为3.26、1.42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伴有miR-122、miR-181a水平的变化,且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临床可将血液miR-122、miR-181a作为评估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 崔红梅卢坤玲付丽坤张利利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MIR-122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清Caveolin-1、HE4与氧化应激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血清微囊蛋白-1(Caveolin-1)、人附睾蛋白4(HE4)与氧化应激、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由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3例NAFLD患者设为疾病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的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根据NAFLD肝纤维化评分(NFS)将疾病组分为晚期纤维化组(n=18)、中期纤维化组(n=51)和早期纤维化组(n=34)。采用ELISA法检测疾病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aveolin-1、HE4表达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Caveolin-1、HE4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NAFLD患者的血清Caveolin-1、HE4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aveolin-1、HE4对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的血清Caveolin-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HE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疾病组的GSH-Px、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NAFLD患者的血清Caveolin-1与GSH-Px、SOD均呈正相关,而与MDA呈负相关(P均<0.05)。NAFLD患者的血清HE4与GSH-Px、SOD均呈负相关,而与MDA呈正相关(P均<0.05)。晚期纤维化组的BMI、AST、ALT、GGT、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HE4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中期纤维化组和早期纤维化组(P均<0.05),而血清Caveolin-1表达水平分别显著低于中期纤维化组、早期纤维化组(P均<0.05)。血清Caveolin-1、HE4单独及联合评估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724、0.916,2项联合评估的价值分别显著高于单独评估(Z2项联合-Caveolin-1=2.016,P=0.044;Z两项联合-HE4=2.152,P=0.031)。结论NAFLD患者的血清Caveol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HE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两者均与氧化应激、�
- 张利利刘烨李莉杨洁付丽坤乔红
- 关键词:氧化应激肝纤维化程度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取石术对高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取石术(LTCBDE)对高龄胆囊结石(GS)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高龄GS合并CB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LC+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HTD);实验组接受LC+LTCBDE,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及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术前(P<0.05),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LTCBDE治疗高龄GS合并CBDS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减轻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冯钟煦张曦付丽坤苏忠杨涛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 胃癌患者CDK5RAP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激活结合蛋白(CDK5RAP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胃癌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术后标本进行CDK5RAP3免疫组化分析,比较CDK5RAP3不同表达情况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CDK5RAP3低表达组与CDK5RAP3高表达组性别、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术后化疗比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K5RAP3低表达组年龄≥60岁比例、pT分期Ⅲ+Ⅳ期比例明显高于CDK5RAP3高表达组(P<0.05)。CDK5RAP3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37%(55/76)和89.47%(34/38),CDK5RAP3低表达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高于CDK5RAP3高表达组(HR:3.164,95%CI:1.285~7.791,P=0.019)。CDK5RAP3表达水平对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86),最佳截点为4分,其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率为83.85%,敏感性为93.24%,特异性为81.28%,阳性预测值为87.15%,阴性预测值为82.03%。结论胃癌患者CDK5RAP3低表达者pT分期较高,年龄较大,CDK5RAP3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低表达者预后较差。
- 乔红付丽坤马晓莹刘烨李莉
- 关键词:临床病理预后ROC曲线
- 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8月我院健康体检及住院的NAFLD者120例,将患者分为血清25(OH)维生素D>75nmol/L(n=25,A组),50~75nmol/L(n=35,B组),25~50nmol/L(n=32,C组),<25nmol/L(n=28,D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应用T1WI同/反相位测定肝内脂肪含量。全部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28.66±6.45)%及C组(38.74±11.47)%肝脏脂肪含量高于A组(22.79±6.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54.79±5.28)%肝脏脂肪含量高于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减低,肝脏脂肪含量升高,呈负相关关系(P<0.05,r=-0.125)。结论血清25(OH)维生素D越低,肝脏脂肪含量越高,血清25(OH)维生素D有望成为NAFLD的预测指标。
- 付丽坤崔红梅卢坤玲邹春燕纪桂贤李莉李京龙盛丽娜谢长顺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大柴胡汤加减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对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中医证候、胆汁成分及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和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观察组予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胆汁引流量、胆汁成分[总胆红素(TBil)、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含量]、中医证候积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及随访6,9,12个月的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 d、7 d的胆汁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第8天胆汁中TBil、TC、TBA含量和观察组患者胆汁中Ca^(2+)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胆汁中TBil、TC、TBA、Ca^(2+)含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1个月的右胁痛、小便黄赤、便溏或便秘、身目发黄、腹胀纳差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2个月GIQLI量表中自觉症状、生理功能、社会活动、日常生活、精神状态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随访6,9,12个月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5%(1/40)、2.5%(1/40)、7.5%(3/40),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的10.0%(4/40)、12.5%(5/40)、17.5%(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可明显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胆汁中引起结石成分的含量,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 张曦冯钟煦范鹏张学新付丽坤
- 关键词:大柴胡汤加减胆总管结石胆汁成分肝胆湿热证复发
- 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25(OH)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集中选取同一地区秋季人群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10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者120例,根据肝纤维化评分(NFS)分为<-1.455亚组(可排除肝纤维化亚组),-1.455~0.676亚组(不确定亚组),>0.676亚组(肝纤维化亚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年龄、性别、地域相匹配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CK18及YKL40水平。使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25(OH)D含量用(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FS>0.676组随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CK18、YKL40的升高,血清25(OH)D含量减低,呈负相关关系(P<0.05)。其他各组与血清25(OH)D含量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肝纤维化趋势,血清25(OH)D与肝纤维化的进展密切相关。
- 付丽坤崔红梅邹春燕李莉李京龙谢长顺南月敏盛丽娜
- 关键词:肝炎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