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踊跃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损
  • 1篇支皮瓣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皮瓣
  • 1篇前外
  • 1篇椎体
  • 1篇椎体成形
  • 1篇椎体成形术
  • 1篇椎体后凸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足踝
  • 1篇足踝部
  • 1篇足踝部软组织...
  • 1篇组织缺损
  • 1篇踝部
  • 1篇踝部软组织缺...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苏踊跃
  • 2篇徐永清
  • 1篇李洁秀
  • 1篇杨曦
  • 1篇李阳
  • 1篇张虎
  • 1篇连星烨
  • 1篇罗欢
  • 1篇李男
  • 1篇许俊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和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对比研究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及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PPPF)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方法。2013年3月-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骨科使用ALTPF及小腿PPPF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48例,根据皮瓣的类型分为2组,其中ALTPF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6~67(38.71±15.30)岁,软组织缺损大小5 cm×6 cm~15 cm×18 cm,供区均直接缝合;PPPF组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12~69(35.18±13.96)岁,软组织缺损大小2 cm×3 cm~14 cm×17 cm,供区5例部分植皮修复,22例直接缝合。术中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皮瓣大小,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记录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采用门诊、电话和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观察皮瓣的颜色、质地、外形、供区瘢痕、并发症情况及修薄情况,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学会(AOFAS)评分评价足踝部功能,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估供区瘢痕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时间ALTPF组为118~203(154.71±25.42)min,PPPF组为52~92(72.78±10.04)min;皮瓣大小ALTPF组为5 cm×8 cm~8 cm×18 cm[(75.00±8.69)cm 2],PPPF组为3 cm×7 cm~7 cm×17 cm[(53.56±19.49)cm 2]。ALTPF组术后24 h内发生血管危象3例,经探查取出血栓后成活;部分坏死1例;余1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PPPF组术后皮瓣因感染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后愈合;3例静脉危象经放血、拆除部分缝线及按摩后成活;余22例皮瓣均成活良好。住院时间ALTPF组为6~14(8.71±2.03)d,PPPF组为4~12(6.03±2.16)d。行皮瓣修薄术ALTPF组19例,PPPF组2例。术后随访7~21个月,所有患者皮瓣颜色、外形、质地均良好,供区均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足踝部功能根据AOFAS评分进行评估,ALTPF组优19例,良1例,可1例;PPPF组优21例,良4例,可2例。根据VSS评分评估供区瘢痕,ALTPF组4~8(6.33±1.35)分,PPPF组3~10(5.92±1.80)
董凯旋周娅连星烨杨曦徐月仙苏踊跃何晓清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Kummell病微创治疗进展
2021年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和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Kummell病的诊断治疗研究报道逐年增多,特别是PVP及PKP是目前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而PCVP在手术时间、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等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近期我院开展PCKP在PCVP基础上,增加了弯角球囊撑开,使伤椎两侧高度更均匀,其临床价值需待进一步验证。为了提高人们对Kummell病微创治疗的进一步认识,现对Kummell病的微创治疗作一综述,旨在为Kummell病的微创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韩公斌苏踊跃徐永清李阳岳柏林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
16例Ilizarov骨搬运术治疗下肢骨缺损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17年
总结了本科下肢大段骨缺损的16例患者的病情及治疗与护理的基本情况,病因包括创伤、骨髓炎、骨不连,均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行截骨,骨搬运治疗,结果 9例骨延长4cm,3例延长5cm,2例延长6cm,2例延长7cm。本组带外固定器90~160d,术后随访0.5~1年,无一例发生感染,邻近髋、膝或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认为对于这类骨搬运患者,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后早期配合医生做搬运示教,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配合肢体的功能锻炼,术后长期做好针道的管理和护理,可良好地保障骨搬运术的治疗效果。
张栩菡李洁秀李男许俊罗欢苏踊跃
关键词:骨缺损护理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部分病例可以免除下胫腓螺钉固定,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苏踊跃韩公斌张虎刁进真王先聪徐永清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骨折固定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