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作品数:7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甲状腺良性病变疗效评价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对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48例62枚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颈部皮肤用20 ml注射器针头扩皮,利用微波针予病变位置穿刺,采用移动消融法针对病变位置治疗。术后1、3、6个月观察病变消融后病变体积缩小率、病变最大径,甲状腺功能及并发症评价。结果 48例62枚甲状腺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部分患者出现颈部胀痛,术后第2天症状明显减轻,术后放射至耳根痛4例,持续3 d后自行缓解。患侧牙痛4例,手术结束时疼痛缓解。无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嘶哑,无颈部皮肤烧伤、出血,1例术后1个月后发生甲状腺脓肿,予以切开引流后治愈。术后6个月甲状腺病变体积(0.8±0.3)cm^3,明显低于术前(68.35±3.27)cm^3,术后6个月甲状腺病变体积下降(68.7±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FT3、FT4、TSH均在正常范围,48例62枚随访6~12个月,共有15枚病变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疗效显著,微创效果明显。 张虎关键词:微波消融 甲状腺良性病变 超声引导 疗效 微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研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0年来收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1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甲亢并甲状腺癌9例术中确诊,手术方式合理,愈后较好,3例术后病理确诊,其中2例行2次手术,1例未再手术治疗。随诊10年无甲亢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术前提示甲状腺叶内结节,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确诊甲亢合并甲癌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虎 吴锦明 徐降兴 冯碗君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癌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管对失血情况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单侧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腔内是否放置引流管对术后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8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在我院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3例,将2015年3月—2017年7月术后放置引流管的32例设为引流组,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的61例设为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术日、术后第2日、术后第4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总失血量;比较两组术后1、2、4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关节肿胀程度、皮下淤斑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两组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非引流组术后第2日、第4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减少程度均明显低于引流组,且非引流组总失血量明显少于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淤斑发生率及术后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腔内不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患者总失血量,且不会增加患膝术后肿胀、疼痛程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淤斑的发生率,并可早期行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冯志军 赵艳丽 张虎 赵广义关键词:血细胞比容 膝关节活动度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部分病例可以免除下胫腓螺钉固定,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苏踊跃 韩公斌 张虎 刁进真 王先聪 徐永清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骨折固定术 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命质量情况及肝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量表评分、总体生命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效果显著,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张虎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 放射性碘 甲状腺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研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0年来收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1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甲亢并甲状腺癌9例术中确诊,手术方式合理,愈后较好,3例术后病理确诊,其中2例行2次手术;1例未再手术治疗。随诊10年无甲亢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术前提示甲状腺叶内结节,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确诊甲亢合并甲癌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虎 吴锦明 徐降兴 冯碗君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