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良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心内科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3篇内科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疾病
  • 2篇血压
  • 1篇碘对比剂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对比剂
  • 1篇对心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率
  • 1篇心内科护理

机构

  • 1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1篇张晓良
  • 3篇徐中林
  • 2篇曹华
  • 2篇李玥
  • 1篇王友华
  • 1篇黄勇
  • 1篇王浩然

传媒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用护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用护理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上设置有护理模块,护理模块包括心率感应单元,心率感应单元固定设置在床体上;腿部康复单元,腿部康复单元设置在床体的一端,腿部康复单元与心率感应单元...
张晓良
文献传递
对比剂过敏致Ⅱ型Kounis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对比剂过敏致Kouni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1例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在注射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后出现胸痛、全身过敏反应、意识模糊、心电图多导联ST段抬高、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病例,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结果根据Kounis综合征诊断标准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其发生了Ⅱ型Kounis综合征,考虑为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对比剂造成的过敏性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有关。溶栓并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瑞舒伐他汀、地尔硫、培哚普利、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于入院1周时出院,出院1个月未复发。结论使用碘对比剂后出现过敏反应伴急性心肌缺血改变时,需考虑Kounis综合征,应根据其类型给予及时、规范治疗,避免给患者造成永久或重大伤害。
尚伟邱先狄杨松徐中林张晓良
关键词:碘对比剂过敏反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CT成像与易损斑块被引量:4
2014年
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或侵蚀所致的急性腔内血栓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防止急性血栓形成成为了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死率的唯一有效策略。斑块易破裂的冠状动脉病变与稳定斑块相比,存在不同的形态学改变。因此可以利用特殊的成像方法来识别这些易损斑块。亚毫米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优良的现代计算机断层扫描方法可以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检测、分析和量化。斑块体积较大、低CT衰减、餐巾环征、正性重构以及点状钙化等与斑块容易破裂有密切关系。将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学与功能特征等相结合,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检测易损斑块的新方法。现将就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做一综述。
曹华张晓良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情况,寻找其原因,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对382例植入或更换起搏器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症情况:囊袋血肿15例,电极脱位8例,电极断裂2例,囊袋破溃并(或)感染4例,感知不良6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弄摆综合征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严格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曹华张晓良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并发症
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对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治疗中院前延误的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对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治疗中院前延误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对其所管辖的社区居民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该地区其他9个街道、7个镇的居民在此期间未接受专门的健康宣教。在接受基于微信平台健康宣教的静观镇居民中选取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干预组,在未接受健康宣教的其他9个街道、7个镇的居民中选取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达峰时间及峰值、院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cTNI达峰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cTNI峰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院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能显著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院前延误,改善患者急性期的心功能,缩短其治疗的时间,减少其治疗的费用,有利于其获得良好的预后。
尚伟黄勇邱先狄张晓良徐中林杨松
关键词:社区宣教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
一种心内科腹腔血管造影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心内科腹腔血管造影装置,包括C臂和用于发射十字线形激光的十字激光器,还包括:箱体,其设置有中空的内腔,内腔的左右两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内腔的前后两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一支撑架,...
张晓良
文献传递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佐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佐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PCI前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PCI前加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运再通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异构前列腺素、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比20.00%,P<0.05)。结论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佐治行PCI急性心肌梗死,可缩短血运再通时间,抑制心室重构,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拮抗PAF,减少MACE的发生。
尚伟张晓良李玥邱先狄徐中林王浩然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心室重构血小板活化因子脂质过氧化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2019年
分析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较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压水平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理想,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生活质量,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
张晓良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生活质量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心血管危重症中的治疗效果
2019年
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心血管危重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期间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94.1±1.5)mmHg、DBP(82.3±2.0)mmHg、HR(81.2±2.3)次/min、心功能(1.2±0.1)级、有效率96.7%、心源性休克率3.35%、死亡率为0。对照组治疗后SBP(110.2±6.3)mmHg、DBP(98.6±3.6)mmHg、HR(90.4±2.0)次/min、心功能(2.6±0.1)级、有效率80.0%、心源性休克率20.0%、死亡率为1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到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疾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增强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张晓良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心功能血压心率
社会网络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社会网络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11个社区服务中心登记管理的635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基于社会网络的定位法,对网络顶端、网络差异、网络距离3个维度进行测量。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网络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态产生的影响。结果被调查者中,接受正规医疗卫生服务的比例为26.9%。在控制人口学特征、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健康状态之后,网络顶端和网络异质性能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利用正规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能性,其OR值分别为1.14(95%CI:1.01~1.39)和1.34(95%CI:1.04~1.71),而网络距离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网络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利用正规医疗卫生服务有着显著影响,因此,需要教育或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注重提高交往的异质性和层次性。
李玥王友华张晓良尚伟
关键词:社会网络心血管疾病患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