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华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资本对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究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资本及其对健康锻炼行为的影响,为学校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拥有较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庆、成都等西部地区高校中,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于2016年从35个学院中抽取了882份有效样本;采用社会资本相关量表,获取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有关数据;在简单描述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42.1%的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平时参与健康体育锻炼。不同层次社会资本对被调查者健康锻炼行为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但产生作用的维度却并不相同。其中,在个体社会资本中,社会参与和熟人信任每增加一个单位,被调查者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能性分别增加25.0%和20.0%;在院系社会资本中,整体制度信任和普遍信任水平的影响较为稳定,能分别使被调查者参与锻炼的可能性分别降低59.0%和63.0%。相比之下,尽管整体互惠水平能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可能性,但其显著性却不是很稳定。结论社会资本对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锻炼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学校的健康教育政策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资本。
- 王友华李玥
- 关键词:健康锻炼
- 关于失地农民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 2007年
- 城市扩张造成的失地农民问题,不仅给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自身发展及社会保障带来严重影响,而且造成了一股强劲的非常态社会情绪,如果处置不当,极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变数,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压力,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周绍宾王友华
-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稳定社会保障
- 中国东西部城市居民幸福观比较研究——以上海和西安城市居民为例
-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的资料,以社会学(社会化)、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伦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城市居民的主观角度,比较分析了上海和西安两城市居民幸福观的异同。
第一部分,阐明研究问题的背景;评述了相关研究状况...
- 王友华
- 关键词:幸福观主观幸福感社会保障社会环境
- 城市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心理分析
- 本文认为城市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城市居民对民族精神认知的调查资料,以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从城市居民认知情境和认知对象两方面探讨城市社区发展的社会基础建构。
- 吴中宇王友华
- 关键词:社会基础
- 文献传递
- 我国老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5
- 2023年
- 目的:了解目前老年流动群体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6187名60岁及以上流动老年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6187名研究对象中,知晓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项目的仅有2671名(43.17%),2015名(32.57%)流动老人明确建立了健康档案,3714名(60.03%)流动老人接受过慢性病健康防治教育。同时,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户口、省内流动等因素均显著影响老年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P<0.05)。结论:老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需要提升老年人健康意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吴迪王友华葛选饶韬高玉晓李玥
-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流动人口影响因素
- 社会资本对客观福利影响的国内研究述评
- 2013年
- 基于研究单位的不同层次梳理了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影响现实客观福利的相关文献。在个体层次上,先前研究发现,关系的强弱程度及其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嵌入其中的资源能显著影响人们的地位获得、职业流动、家庭收入以及个人重要权益等客观福利内容;在集体层次上,大量前期文献发现群体或社区的信任、参与和互惠水平有助于提高该集体成员的福利水平。同时,社会资本相关研究还存在着结论相互不一致、集体层次相关研究较少以及研究方法较单一等问题。
- 王友华陈纬曹永红
- 健康扶贫的医务社会工作介入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被引量:4
- 2019年
-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关乎扶贫事业的成败与可持续效用。如今,我国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健康扶贫的多元主体之一,引入健康扶贫工作中,以医务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优势,更多地从需求侧,即患病贫困户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提高健康扶贫效果。同时,在理论研究视角上,采用社会工作学科理论,即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进一步探究社会工作如何介入面临经济和健康双重风险的边缘贫困户,并构建有效社会支持网络。以期本研究成果能全面、科学、持久地提高贫困者的健康水平,并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作出一定的贡献。
- 熊怡王友华李玥
-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社会支持网络
-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但也只有不到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 王友华
- 关键词:社会保障教育救助
-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救助及其生活态度研究
- 2012年
- 利用2006年全国综合调查所得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社会救助现状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态度和他们对政府的有关期望。研究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无论最低生活保障还是贫困补助与救济,其制度建设都比较落后,能覆盖到的居民都非常有限。相应地,相当比例的农村居民认同农村贫困救济是政府应优先发展的项目之一。同时,那些拥有城市户口、或地处平原或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相对来说更容易获得政府的帮助。另外,那些物质条件较好,没有享受贫困补助或救济的农村居民更满意自己的生活,也更感到生活幸福。
- 王友华
- 关键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21年
-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背景下的老年群体疾病预防和治疗已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作为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也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是国内有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本文以“老年慢性病患者”“慢性病”“老年人”“健康管理”为关键词,采用主题检索的方式,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进行检索。同时,结合Nvivo软件和EndNote软件对现有文献进行分类与归纳。分析后发现,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有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维度:健康管理内容与方法、健康管理干预效果、健康管理模式与理念、健康管理平台、健康管理认知与需求、健康管理困境与对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内容正在不断完善,但是仍存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的划分不细致、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不够丰富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引入医务社会工作视角来进一步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 张洪王友华单祥俊李玥
-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医务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