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
-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比较体外冲击波治疗结合肌内效贴扎与单纯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于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康复科与骨科选择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下腰痛患者,分为实验组(n=35)和...
- 李伟强
- 关键词:慢性下腰痛体外冲击波临床疗效
- 运动训练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 2018年
- 观察运动训练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DPN)、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3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高盐法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运动组和模型组,15只未造模大鼠为对照组。运动组给予运动训练6周。检测各组大鼠血脂、血糖、体重、肥胖指数、血压(B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LEP、ADPN、FFA的水平。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肥胖指数、血脂、血糖、血压、Fins、LEP、ADPN、FFA水平明升高(P<0.05),ADPN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运动组大鼠体重、肥胖指数、血脂、血糖、血压、Fins、LEP、ADPN、FFA水平明降低(P<0.05),ADPN水平明显升高(P<0.05)。运动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大鼠的糖脂代谢,可能与其抑制LEP、FFA的表达和促进ADPN的表达有关。
- 李香香蔡海荣刘伟成黎杰轩李伟强李发忻梁延昌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糖脂代谢
- 失血性贫血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失血性贫血可见于多种内外科疾病,也是创伤骨科常见的并发症。在防治上急性失血性贫血以迅速补充血容量为主。由于血液来源的紧缺和输血可能带来的一些传染病,近年来国内外尝试应用能代替血液制品治疗失血性贫血的方法,因此回顾了近几年中西医在此方面的临床和试验研究进展。
- 李伟强
- 关键词:失血性贫血中医学西医
- 闭合复位外侧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研究儿童肱骨髁上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外侧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2021年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168例内侧柱不稳定型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经皮克氏针外侧固定(A组)及经皮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固定(B组),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末次随访时Baumann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Flynn评分优良率高于A组(P<0.05),B组Baumann角恢复情况较A组满意(P<0.05),两组术后尺神经损伤比较(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在内侧柱不稳定型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患儿中,单纯外侧及内外侧交叉克氏针治疗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但临床操作需注意内侧克氏针植入存在损伤尺神经的风险,若出现神经损伤症状需后期尽早拔出或调整内侧克氏针来缓解症状。
- 李伟强罗学辉杜绍龙
- 关键词:BAUMANN角
- 巨细胞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 探讨巨细胞血管母细胞瘤(GCA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免疫学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对1例发生于左侧胫骨、腓骨中上段的GCAB进行影像学、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1例正常哺乳的男婴在学习走路时被发现双下肢不等长并左小...
- 毛荣军李启明郭跃明李伟强樊长姝朱雄增
- 关键词:巨细胞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
- 文献传递
- 健脾补肾方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折区影像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折区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椎体成形术(PVP),并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健脾补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骨痂生长评分、骨折区影像学参数(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血清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素(PTH)、血清骨钙素(BGP)、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痂密度、骨痂量、骨痂边缘、断端边缘骨痂生长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β-CTX、PT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BGP、P1NP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辅助治疗可提高疗效,缓解椎体疼痛,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
- 纪木强张兆华李伟强翁天才郑泓欧阳敏仪曾玲玲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健脾补肾方影像学骨代谢
- 金精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及机理初探
- 目的: 研究金精洗剂外洗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机理。 方法: 选取患者具有典型皮损的左侧上肢或下肢作为治疗组皮损,对侧肢体作为对照组。治疗侧皮损予金精洗剂外洗...
- 李伟强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外洗疗法皮肤屏障功能临床疗效安全性
- 文献传递
- 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Delbet Ⅱ型及Ⅲ型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初步分析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DelbetⅡ型及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住院治疗的54例(54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侧、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随访时间等)。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收集两组患儿手术时长、术中穿针次数、术后第1次X线复查时置入螺钉与股骨颈干角的偏离角度、螺钉间平行度、末次随访时疗效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共54例(54髋)患儿纳入本研究并获得随访,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平均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穿针次数[(4.15±1.7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0.93±2.9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1,P<0.05);术后第1次X线复查时置入螺钉与股骨颈干角的偏离角度[0.87°(0.51°,1.53°)]优于对照组[3.57°(2.45°,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23,P<0.05);观察组螺钉间的平行度[0.93°(0.52°,1.65°)]优于对照组[2.44°(1.50°,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5,P<0.05);末次随访时依照Ratliff标准,观察组(优20例,良3例,差3例)与对照组(优17例,良6例,差5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1,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3.1%(6/26)]低于对照组[39.3%(11/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2,P>0.05)。结论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可以减少术中穿针次数,提高置钉的准确性,置钉效果更满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郑育耿马洪李留阳陈泳格柯华荣曾钰淇李伟强郭跃明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机器人手术骨折闭合复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