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利伟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压缩机
  • 2篇中间补气
  • 2篇气源热泵
  • 2篇热泵
  • 2篇热泵系统
  • 2篇转子式压缩机
  • 2篇空气源
  • 2篇空气源热泵
  • 2篇空气源热泵系...
  • 2篇滚动转子
  • 2篇滚动转子式
  • 2篇滚动转子式压...
  • 2篇泵系统
  • 1篇制热
  • 1篇制热性能
  • 1篇APF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贾庆磊
  • 2篇晏刚
  • 2篇冯利伟

传媒

  • 1篇制冷学报
  • 1篇制冷与空调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将带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不仅可解决常规系统制热工况下制热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可改善制冷工况系统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APF值。首先介绍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中间补气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标准焓差室测试中间补气系统与单级压缩系统在不同制热工况、APF基本工况下的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中间补气系统可在室外温度低于-15℃时正常安全运行,在室外温度高于-15℃时,制热量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有较大的提高,其提高幅度均大于12%;在额定制冷和中间制冷工况下,中间补气系统开启补气时,相对于不开启补气时,其EER值分别提高8.05%和13.67%,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其运行频率稍有降低,EER值分别提高2.05%和0.6%;在额定制热和额定低温制热工况下,中间补气系统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制热量与功率均有较大提高,而系统COP相差不大;在中间制热工况下,中间补气系统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其COP可提高7.88%中间补气系统的APF值为3.85,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的3.68,提高幅度达4.62%。
贾庆磊冯利伟晏刚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系统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中间补气APF
带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制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将带中间补气的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以解决低温工况下出现的制热量不足、能效偏低等问题。利用焓差室测试比较带中间补气的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单缸系统)与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双缸系统)、单级压缩系统在不同制热工况下的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温度高于-15℃时,单缸系统与单级压缩系统相比,其制热量增加幅度均大于12%,并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增加幅度逐渐增大;单缸系统的制热量与COP均大于双缸系统,其提升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29%、1.94%;在室外温度低于-15℃时,单级压缩系统因排气温度过高无法正常工作,双缸系统的制热量与COP均大于单缸系统,其提升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5%、9.42%;验证了单缸系统更适用于室外温度高于-15℃的工况,双缸系统更适用于室外温度低于-15℃的工况。
贾庆磊冯利伟晏刚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系统中间补气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制热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