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庆磊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热泵
  • 3篇电子膨胀阀
  • 3篇闪蒸
  • 3篇膨胀阀
  • 3篇气源热泵
  • 3篇稳定性
  • 3篇系统稳定
  • 3篇系统稳定性
  • 3篇空气源
  • 3篇空气源热泵
  • 3篇高温
  • 3篇补气
  • 3篇超低温
  • 3篇超高温
  • 2篇压缩机
  • 2篇中间补气
  • 2篇热泵系统
  • 2篇转子式压缩机
  • 2篇空气源热泵系...
  • 2篇滚动转子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贾庆磊
  • 7篇晏刚
  • 3篇周敏
  • 2篇冯利伟
  • 1篇陈旗
  • 1篇张明杰
  • 1篇陈曦
  • 1篇熊志洪

传媒

  • 2篇制冷与空调
  • 1篇制冷学报
  • 1篇电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将带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不仅可解决常规系统制热工况下制热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可改善制冷工况系统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APF值。首先介绍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中间补气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标准焓差室测试中间补气系统与单级压缩系统在不同制热工况、APF基本工况下的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中间补气系统可在室外温度低于-15℃时正常安全运行,在室外温度高于-15℃时,制热量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有较大的提高,其提高幅度均大于12%;在额定制冷和中间制冷工况下,中间补气系统开启补气时,相对于不开启补气时,其EER值分别提高8.05%和13.67%,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其运行频率稍有降低,EER值分别提高2.05%和0.6%;在额定制热和额定低温制热工况下,中间补气系统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制热量与功率均有较大提高,而系统COP相差不大;在中间制热工况下,中间补气系统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其COP可提高7.88%中间补气系统的APF值为3.85,相对于单级压缩系统的3.68,提高幅度达4.62%。
贾庆磊冯利伟晏刚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系统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中间补气APF
改善空气源热泵在夏季高温工况下运行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空气源热泵系统在高温工况下所引起的系统能效降低、排气温度过高等问题,对采取提高电机绝缘等级、喷液旁通法的空气源热泵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电机绝缘等级可降低电机绕组温度、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条件下,采用喷液旁通法不仅可提升系统制冷量和EER,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排气温度,如室外温度53℃时,系统制冷量较常规系统增大4.29%,EER提升幅度可达40.66%,排气温度降低21.8℃,降低幅度为18.02%。同时,针对系统性能随旁通量的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系统制冷量和EER均随旁通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排气温度随旁通量的增大而持续降低;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该规律,并得出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卸荷毛细管存在最佳长度,测试本系统卸荷毛细管最佳长度为450 mm。
贾庆磊熊志洪晏刚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绝缘等级
准二级压缩热泵空调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将带闪发器的准二级压缩热泵循环用于房间空调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制热(制冷)能力,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通过对准二级热泵空调在APF测试的6个工况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制冷、标准制热和中间制热工况下,开启补气后系统能力有所提高,COP变化不大;在中间制冷工况,开启补气后系统能力和COP均变化不大;在额定低温制热以及超低温制热工况下.开启补气后系统性能大幅提高,最大幅度达16.76%,排气温度可降低14.2℃,同时,系统APF值由4.51升高至4.65。
张明杰贾庆磊晏刚陈曦
关键词:热泵空调COP
一种新型补气增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新型补气增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的变频器模块设置在补气电磁阀与压缩机补气口间,并在变频器模块上设置有变频器模块温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有变频器模块换热装置,闪发器中的闪蒸制冷剂通过补气电磁阀进入变频器模块换热装置,...
晏刚贾庆磊周敏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补气增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新型补气增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的变频器模块设置在补气电磁阀与压缩机补气口间,并在变频器模块上设置有变频器模块温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有变频器模块换热装置,闪发器中的闪蒸制冷剂通过补气电磁阀进入变频器模块换热装置,...
晏刚陈旗贾庆磊周敏
文献传递
带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制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将带中间补气的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以解决低温工况下出现的制热量不足、能效偏低等问题。利用焓差室测试比较带中间补气的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单缸系统)与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双缸系统)、单级压缩系统在不同制热工况下的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温度高于-15℃时,单缸系统与单级压缩系统相比,其制热量增加幅度均大于12%,并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增加幅度逐渐增大;单缸系统的制热量与COP均大于双缸系统,其提升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29%、1.94%;在室外温度低于-15℃时,单级压缩系统因排气温度过高无法正常工作,双缸系统的制热量与COP均大于单缸系统,其提升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5%、9.42%;验证了单缸系统更适用于室外温度高于-15℃的工况,双缸系统更适用于室外温度低于-15℃的工况。
贾庆磊冯利伟晏刚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系统中间补气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制热性能
一种新型补气增焓系统
一种新型补气增焓系统,该系统的变频器模块设置在补气电磁阀与压缩机补气口间,并在变频器模块上设置有变频器模块温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有变频器模块换热装置,闪发器中的闪蒸制冷剂通过补气电磁阀进入变频器模块换热装置,变频器模块换...
贾庆磊周敏晏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