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恒涛
作品数:
2
被引量:15
H指数:1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教育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婉
郑州大学教育系
胡悦
郑州大学教育系
刘慧瀛
郑州大学教育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经济管理
2篇
社会学
1篇
哲学宗教
主题
1篇
大学生
1篇
心理
1篇
心理弹性
1篇
心理症状
1篇
中介
1篇
网络社会支持
机构
2篇
郑州大学
作者
2篇
李恒涛
1篇
刘慧瀛
1篇
胡悦
1篇
王婉
传媒
1篇
中国心理卫生...
1篇
湖北函授大学...
年份
2篇
201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大学生网络欺负与心理症状、网络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欺负事件与心理症状的关系,并分析网络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其关系间的作用。方法:选取608名大学生(年龄17~25岁)完成网络欺负量表(CI,包括网络欺负和网络受欺负2个维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问卷(CSOSSS)、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SIC)。结果:网络社会支持分别在网络欺负维度、网络受欺负维度和心理状况间的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分别为24.1%和22.0%(Ps<0.05);心理弹性对网络欺负和心理状况关系的调节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1,P>0.05);心理弹性能调节网络受欺负对心理状况的预测作用(β=-0.08,P<0.05)。结论:网络欺负和网络受欺负既可能与个体心理症状直接相关,又通过网络社会支持间接相关,心理弹性可能缓冲网络受欺负对心理症状的作用。
刘慧瀛
何季霖
胡悦
王婉
李恒涛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症状
网络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群体认同对网络集体行动的作用:以群体愤怒与群体效能为中介
2017年
探究利益相关事件下产生的群体认同如何通过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影响网络集体行动。研究以某高校游人的不文明现象为背景事件,对该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群体认同对个体参与网络集体行动有直接预测作用;群体愤怒在群体认同对网络集体行动的预测中没有中介作用,群体效能在群体认同对网络集体行动的预测中有部分中介作用。
李恒涛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