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伟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管
  • 2篇黏液
  • 2篇黏液性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管内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炎
  • 1篇造影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发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治疗
  • 1篇肿瘤

机构

  • 3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3篇尹昌生
  • 3篇张志伟
  • 1篇陈本文

传媒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普外科电...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特点和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s,IPMN-B)术后复发的特点和情况,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22年4月间收治的13例IPMN-B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的5例病例的手术方式、病理特点、复发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肿瘤指标、复发部位等。结果13例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病变胆管所在肝叶(段)段的完整切除;常规对胆总管和保留的较粗肝内胆管行胆道镜探查,对合并胆总管病变的病例行胆总管切除并胆肠内引流术。病理情况:术中常规对所有病例的标本胆管切缘行快速病理检测,以保证切缘阴性。复发情况:经过2~5年随访,5例复发(复发率5/13);其中复发为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3例,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癌2例。复发时间9-49个月不等。复发症状:4例有上腹痛,2例有黄疸,1例伴发热;影像学表现:2例行左半肝切除者表现为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加重;3例行肝左外叶切除者表现为肝左内叶胆管囊状扩张、胆总管扩张;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复发病例首次术前CA19-9水平18-189u/ml之间,其中4例(4/5)升高;复发后再次术前CA19-9水平在23-280u/ml之间,其中4例(4/5)升高。初发组和复发组CA19-9差异不明显。复发部位:2例位于临近肝段胆管,3例位于肝脏切缘胆管。结论IPMN-B有较高的复发和恶变率;复发症状和初发症状相似;CA19-9再次升高对复发有警示作用;术中标本胆管切缘快速病理结果阴性和复发与否无明显关联。
尹昌生张志伟寇克剑
关键词:黏液性肿瘤复发
胆道造影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诊断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hepatobiliary mucinous cystadenoma)诊断中的作用,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 总结2004-01 ~2014-06收治的10例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PTC特点,回顾性分析PTC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诊断中的作用. 结果 10例肝脏囊腺瘤患者中MRI或CT见肝内部分胆管和胆总管扩张,无明显占位;6例行PTC显示胆总管不显影或显影不全,经抽吸出胶冻状物质后胆总管显影. 结论 肝胆管黏液性囊腺瘤PTC表现有特殊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尹昌生陈本文张志伟陈志刚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炎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即墨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同期采用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后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切口感染、胆管残余结石、胆(肠)管损伤、治疗效果、住院时长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试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出血量较多,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中中转开腹率、术中胆道损伤率、肠管损伤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杂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治疗周期。
尹昌生张志伟寇克剑
关键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