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s,IPMN-B)术后复发的特点和情况,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22年4月间收治的13例IPMN-B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的5例病例的手术方式、病理特点、复发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肿瘤指标、复发部位等。结果13例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病变胆管所在肝叶(段)段的完整切除;常规对胆总管和保留的较粗肝内胆管行胆道镜探查,对合并胆总管病变的病例行胆总管切除并胆肠内引流术。病理情况:术中常规对所有病例的标本胆管切缘行快速病理检测,以保证切缘阴性。复发情况:经过2~5年随访,5例复发(复发率5/13);其中复发为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3例,胆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癌2例。复发时间9-49个月不等。复发症状:4例有上腹痛,2例有黄疸,1例伴发热;影像学表现:2例行左半肝切除者表现为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加重;3例行肝左外叶切除者表现为肝左内叶胆管囊状扩张、胆总管扩张;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复发病例首次术前CA19-9水平18-189u/ml之间,其中4例(4/5)升高;复发后再次术前CA19-9水平在23-280u/ml之间,其中4例(4/5)升高。初发组和复发组CA19-9差异不明显。复发部位:2例位于临近肝段胆管,3例位于肝脏切缘胆管。结论IPMN-B有较高的复发和恶变率;复发症状和初发症状相似;CA19-9再次升高对复发有警示作用;术中标本胆管切缘快速病理结果阴性和复发与否无明显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