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丽云

作品数:26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学成
  • 4篇抗氧化
  • 4篇化学成分
  • 4篇感官
  • 3篇信阳毛尖
  • 3篇审评
  • 3篇毛尖
  • 3篇活性
  • 3篇感官审评
  • 2篇园艺
  • 2篇生化成分
  • 2篇乌龙茶
  • 2篇绿茶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基因
  • 2篇教学
  • 2篇感官品质
  • 2篇茶树
  • 2篇茶学
  • 2篇茶叶

机构

  • 22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作者

  • 22篇梁丽云
  • 7篇贺巍
  • 5篇李静
  • 3篇冯建灿
  • 3篇刘建军
  • 2篇李叶云
  • 2篇赵仁亮
  • 2篇李美凤
  • 1篇魏东伟
  • 1篇郑先波
  • 1篇刘佳
  • 1篇孙守如
  • 1篇张曼
  • 1篇苏会
  • 1篇袁丁

传媒

  • 4篇茶叶
  • 3篇中国茶叶加工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蚕桑茶叶通讯
  • 2篇广东茶业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5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片树叶的魅力——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2016年
茶之魅力体现为她是一种交流的媒介,她的形之美陶冶审美情趣,味之美告诫苦后甘来的道理,与器与水的交流衍射出一种君子洁身自好的品质,诠释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最根本的是她的神奇药效。这些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梁丽云
关键词:茶文化当代大学生
几种黄山毛峰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黄山毛峰的独特品质。[方法]评价了来自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制作方式的4种黄山毛峰茶的品质。[结果]3种手工制作的小叶种黄山毛峰茶中含水量、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口感因子随茶树生育期的推进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且与感官审评的结果一致;但大叶种机制黄山毛峰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最高,口感因子最低,感官审评得分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黄山毛峰的品鉴提供理论参考。
梁丽云吴慧杰焦远方王伟壮
关键词:化学成分感官审评
茶树LHC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
2025年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LHC)是由核基因编码的一类膜蛋白,在植物光系统中可以与色素分子结合形成捕光复合体,在光能的捕获、传递及响应各种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中成功鉴定到了LHC基因,并对该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也分析了茶树LHC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及冷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处理后的转录组数据。结果表明:茶树LHC基因家族成员有19个,相对分子质量在17 609.48~34 789.78 Da之间,等电点在5.01~8.54范围之内,亚细胞定位显示在叶绿体中;根据系统进化树、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分析,该基因家族成员保守基序基本一致,说明该基因相对保守;基因表达分析表明,LHC基因在嫩叶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且不同的LHC基因在冷胁迫和干旱胁迫处理下表达量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LHC基因广泛参与茶树生长发育,并在非生物胁迫应答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这将为今后LHC功能的深入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赵鑫月张芬贺巍赵仁亮梁丽云苏会赵广山李叶云班秋艳
关键词:茶树基因表达分析
由国际饮茶日设定,谈茶的社会效应被引量:1
2021年
国际饮茶日设定说明了全世界人更重视茶,标志着茶文化发展到新高度。茶不仅有大家熟知的保健功效,茶也具有社会效应。提倡饮茶,是中国人们生活将要进入小康社会的标志;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标志,是人们更重视相互交流重要性的体现,同时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梁丽云张彧黄婉君班秋艳
茶叶抗氧化CNKI文献计量及研究热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份为2001-2019年,这19年间有关茶叶抗氧化研究论文,对发文量、期刊、作者、机构、学科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并综述分析研究热点。此为茶叶抗氧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姜业硕曹孟飞班秋艳王文利梁丽云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中国知网
“园艺人精神”融入茶学系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河南茶文化历史悠久,2010年河南农业大学设立茶学专业。一个专业的成长,与许多因素有关,当地历史文化底蕴是茶学专业存在的先决条件,专业所在大环境的氛围是其成长的助推力,正确培养人才理念和专业使命是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利用科研硕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专业存在的必要条件,茶学专业正在这片沃土上逐渐壮大,园艺人的精神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梁丽云贺巍高睿张达
关键词:茶学课程教学实践教学
做青程度对信阳茶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该研究采用一芽三四叶的鲜叶原料,比较了信阳绿茶、信阳红茶和3个不同做青程度的信阳茶的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江北茶区小叶种茶树品种的鲜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5种茶主要生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检测此5种茶的抗氧化活性,最后进行感官审评。结果发现:不同做青程度的信阳茶中所含主要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存在差异,随着做青程度加深,茶多酚由21.17%降到18.90%(P<0.05),氨基酸由3.43%增加到3.73%(P<0.05),黄酮由5.63 mg/g增加到6.55 mg/g(P<0.05),香气成分呈递增的趋势,尤其单帖类物质增加明显,如β-蒎烯由0.13μg/g增加到0.37μg/g、E-β-罗勒烯0.05μg/g增加到0.15μg/g(P<0.05)。感官审评发现,轻度做青处理所制的茶叶品质相对较优。通过计算不同做青处理所制茶叶清除DPPH自由基半抑制浓度IC_(50)值(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发现随着做青程度加深,IC_(50)值在增大,1/IC_(50)值与茶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氨基酸和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19种挥发性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适当的做青工艺可以改善一芽三四叶所制信阳绿茶的品质。
姜业硕张曼胡娥陈金利徐文静梁丽云
关键词:做青挥发性物质抗氧化活性
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被引量:8
2015年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自起源至今,经过百年的发展、革新,信阳毛尖的品质、文化氛围都发生了变化。全文从信阳茶叶发展历史入手,对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其发展做了简略的论述和探讨。
刘建军李美凤贺巍梁丽云袁丁冯建灿
关键词:信阳毛尖
奇岩乌龙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2025年
以奇岩乌龙茶为试验材料,以茶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选取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和浸提时间4个影响因子开展单因素实验。随后,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奇岩乌龙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浸提温度为70℃、料液比为1g:20mL、浸提次数为3次、浸提时间为45min时,奇岩乌龙茶茶多糖的提取率最高,达到3.54%。本研究为奇岩乌龙茶茶多糖提取工艺的标准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张艳辉李婉李静梁丽云黎俊生张达
关键词:茶多糖正交设计
信阳地区茶叶发展历史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信阳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其独特的品质享誉中外。文章从信阳地区茶的起源、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信阳地区茶叶贸易的发展及茶文化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以期为信阳地区茶叶发展历史提供一些较为完善的理论依据。
李美凤冯建灿贺巍梁丽云刘建军
关键词:历史研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