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豆豉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英文
  • 1篇幼儿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同伴交往
  • 1篇片剂
  • 1篇总黄酮
  • 1篇相色谱
  • 1篇接种发酵
  • 1篇金钱草
  • 1篇黄酮
  • 1篇交往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发酵
  • 1篇风味

机构

  • 3篇江西科技师范...

作者

  • 3篇王倩
  • 1篇周斌
  • 1篇苏伟
  • 1篇李洁
  • 1篇叶艳
  • 1篇高静雅
  • 1篇何欣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药品评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善同伴交往中幼儿被忽视状况的行动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同伴交往中被忽视儿童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地位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现有的研究是比较严谨的实验研究。与此不同,本研究试图探讨如何提高被同伴忽视的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建立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
王倩
关键词:同伴交往
文献传递
传统霉菌发酵与接种发酵豆豉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英文)被引量:7
2016年
对接种发酵制作的豆豉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并与传统自然发酵豆豉和纯种米曲霉发酵的豆豉进行比较,经GC-MS分析,一共鉴定出了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共10类,152种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豆豉所含的烃类、醛类和酸类物质均高于纯种发酵培养,而传统自然发酵产生的醇类、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以及其他化合物都高于纯种发酵及混合菌种豆豉,而混合菌种发酵豆豉在酮类和酯类化合物要明显高于纯种米曲霉豆豉和传统自然发酵豆豉。
叶艳苏伟王倩何欣高静雅
关键词:豆豉发酵风味物质
新型金钱草片剂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2024年
目的优化金钱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建立一种金钱草片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比10种大孔树脂对金钱草总黄酮的吸附和解析能力,确定最佳树脂;经单因素实验优化大孔树脂的最佳纯化工艺参数;采用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测定片剂中紫云英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5种成分的含量。结果金钱草中的总黄酮在大孔树脂HPD-722有较高的吸附率和解析率。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pH=4,浓度为5.38 mg/g,以1.5 mL/min的流速用70%乙醇进行洗脱;TLC图谱可检出山柰酚和槲皮素的特征斑点;紫云英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5种化合物分别在22.1~176.8、21.14~211.4、8.7~78.3、4.8~43.2、23.3~186.4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62%~100.38%范围内,RSD值均小于2.0%(n=9),重复性、稳定性和精密度的RSD值均小于3.0%(n=6)。结论树脂HPD-722具备良好的综合性能,适合提取纯化金钱草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金钱草片剂的质量控制。
王倩蔡芳李洁徐步斌周斌
关键词:总黄酮大孔树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