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柳燕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致泻
  • 1篇致泻性大肠埃...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RT...
  • 1篇流感
  • 1篇流感病毒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 1篇耐药性检测
  • 1篇呼吸道感染
  • 1篇监测分析
  • 1篇儿童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分型
  • 1篇副流感
  • 1篇副流感病毒

机构

  • 2篇象山县疾病预...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朱小桢
  • 2篇张柳燕
  • 1篇宋晓荷
  • 1篇叶硕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象山县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检测及分子分型
2025年
目的调查象山县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的流行状况和分子特征,为感染的监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筛选获得DEC菌株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根据测序结果进行细菌耐药基因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及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ore genome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cgMLST)分析。结果共分离到29株DEC菌株,检出率为9.8%,以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为主(占比分别为51.7%和31.1%),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的占比(17.2%)相对较低。耐药基因分析显示,菌株对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多种抗生素普遍耐药。MLST分型鉴定出19个ST型别[包括1个新ST型别(STcpEC1)],其中ST117、ST2178、ST31和ST48为优势型别。ETEC菌株主要集中于克隆复合体CC-10,而EAEC和EPEC菌株的分子分型较为分散。cgMLST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不同DEC菌株的遗传特征。结论象山县DEC菌株感染以EAEC、ETEC和EPEC为主,耐药基因丰富,其中EAEC和EPEC分子分型较为分散,ETEC集中于克隆复合体CC-10。
张柳燕方迪叶硕朱小桢薛传静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耐药性分子分型
应用实时荧光RT-PCR对象山地区婴幼儿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监测分析
2015年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副流感病毒1型~3型,初步探讨象山地区儿童感染副流感病毒的状况。方法以副流感病毒的HN基因序列为参考,综合分析Gen Bank上的HN基因序列,使用引物和探针设计软件Primer Express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荧光探针,建立实时荧光RT-PCR方法,用于分别检测副流感病毒1型~3型,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结果实时荧光RT-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无交叉反应。1 172例标本中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阳性为85例(7.25%),HPIV 3型阳性73例(6.23%);检测结果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HPIV感染以HPIV 3型为主,HPIV 1型和HPIV 2型散发存在。应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还检测到1株HPIV 1型和HPIV 3型的混合感染。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特异、敏感的特点,适用于临床诊断。HPIV在儿童感染中除了单一型感染外,还存在混合型感染。
张柳燕朱小桢宋晓荷
关键词:副流感病毒实时荧光RT-PCR呼吸道感染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