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硕

作品数:23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耐药
  • 5篇电泳
  • 5篇毒力
  • 5篇食源
  • 5篇食源性
  • 5篇脉冲场
  • 5篇脉冲场凝胶电...
  • 5篇耐药性
  • 4篇毒力基因
  • 4篇血清
  • 4篇志贺菌
  • 4篇沙门菌
  • 4篇葡萄球菌
  • 4篇球菌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基因分型
  • 4篇病原学
  • 4篇肠毒素
  • 3篇血清分型

机构

  • 22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象山县疾病预...
  • 1篇余姚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2篇叶硕
  • 10篇高红
  • 9篇杨元斌
  • 8篇周伟艳
  • 7篇章丹阳
  • 6篇徐景野
  • 6篇沈玄艺
  • 6篇宋启发
  • 5篇郑剑
  • 3篇张琰
  • 2篇倪红霞
  • 2篇闫鹏
  • 1篇方挺
  • 1篇张建群
  • 1篇许小敏
  • 1篇王爱红
  • 1篇朱小桢
  • 1篇马瑞
  • 1篇谢蕾
  • 1篇赵薛飞

传媒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多杀巴斯德氏菌混合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病例的病原学分析
2025年
目的报道1例多杀巴斯德氏菌混合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病例,研究多杀巴斯德氏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病例为69岁女性,以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入院,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及Dano-seq多重病原体检测后,对多杀巴斯德氏菌株进行药敏检测、二代测序及分析。结果培养和Dano-seq多重病原体检测出堪萨斯分枝杆菌、多杀巴斯德氏菌。多杀巴斯德氏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有htrB、rfaE、msbA等21个,耐药基因存在floR、sul2、FosA3等10个,MLST分析pmultocida方案分型为ST12。经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与国内主要流行株同源。结论传统分离培养联合二代测序的检测方案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识别少见病原菌,并提供必要的药敏结果,从而促进罕见病的准确诊治。
郑文颖叶硕
关键词:人兽共患病进化树
宁波地区志贺菌耐药性与CTX-M耐药基因分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ESBLs志贺菌的耐药性,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监测点和医院分离、收集志贺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表型确证采用纸片法;CTX-M耐药基因采用PCR法;耐药基因分型采用核苷酸序列法。结果药敏试验筛检出93株ESBLs志贺菌,有78株携带CTX-M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7%,其中CTX-M-1群36株,占38.71%,CTX-M-9群42株,占45.16%,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志贺菌21株。未检出CTX-M-2群耐药基因。CTX-M-1群测序分型以CTX-M-15型为主;CTX-M-9群则多为CTX-M-14型。结论本地区志贺菌ESBLs株较多,携带CTX-M较高,甚至可同时携带CTX-M的两群耐药基因,显示志贺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强,CTX-M-15型和CTX-M-14型是主要的流行酶型。B群志贺菌无论是表型的耐药性,还是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均高于D群志贺菌,该发现有助于志贺菌耐药规律的研究。
周伟艳郑剑叶硕沈玄艺徐景野许小敏
关键词:志贺菌耐药性ESBLS耐药基因分型
Luminex液相芯片法对2012-2018宁波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快速分型检测
目的传统金黄色葡萄球肠毒素检测手段费时费力,且受抗体制备等条件限制。本研究基于Luminex悬浮芯片系统和xTAG标签磁珠技术,建立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肠毒素快速筛查体系,利用高通量同步检测的优势,为肠毒素分型检测提高效率。...
叶硕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液相芯片肠毒素基因LUMINEX分型检测
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产独特肠毒素表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学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一起疑似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学分析,为明确食物中毒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方法对可疑食物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同时对可疑食物和患者呕吐物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运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病原菌进行同源性分析,以ELISA方法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肠毒素检测,用PCR方法对肠毒素基因进行分型。结果食物和患者样品中分别分离出2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及ELISA方法对肠毒素分型结果显示,其中12株同时存在SEA、SEB、SED、SEE 4种肠毒素及相关基因,PFGE聚类分析显示,其中12株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为具有独特肠毒素表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实验室调查过程中,肠毒素检测结合病原菌溯源分析可以为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叶硕杨元斌沈玄艺章丹阳宋启发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脉冲场凝胶电泳食品污染物
2017年宁波市副溶血弧菌临床株病原学和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中副溶血弧菌流行情况、毒力基因携带、耐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方法对2017年宁波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分离副溶血弧菌进行菌株复核、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耐药检测,并对部分O3:K6血清型菌株进行MLST分子分型。结果2017年11家哨点共检测粪便和肛拭子标本共3467份,分离到318致病株,检出率为9.17%;副溶血弧菌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4.87%。169株副溶血弧菌分为18种血清型,最主要的血清型为O3:K6,其次为O4:K44和O4:KUT。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携带率高,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携带率低,有16株不携带这两种毒力基因。副溶血弧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00%;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达98.82%;共检出15株多重耐药菌株。30株O3:K6血清型菌株MLST分型均为ST3。结论应加强对副溶血弧菌的监测,尤其是加强对细菌耐药的监测。
高红张琰章丹阳杨元斌叶硕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食源性疾病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一起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一起食物中毒样品进行检测,提高实验室应对食物中毒快速检测和溯源分析能力。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一起食物中毒10份患者粪便和6份可疑食品进行快速检测,并对39份粪便和8份食品进行病原培养分离鉴定,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invA毒力基因检测,PFGE及MLST基因分型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与其他地区菌株进行遗传学差异对比。结果 10份患者粪便和6份可疑食物经实时荧光PCR检测均为沙门菌阳性,从39份粪便和8份食品中共分离到31株肠炎沙门菌。PFGE及MLST分析显示31株菌具同源性,表明食物和患者分离菌株基因型别一致,MLST分型显示本次分离株与其他地区优势克隆有同源性,31株肠炎沙门菌均具有invA毒力基因。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应用于食物中毒病原检测,缩短了病原检测周期,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PFGE及MLST两种基因分型技术可对病原菌进行溯源分析,对于掌握病原菌流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宋启发王爱红杨元斌叶硕郭延波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实时荧光PCR脉冲场凝胶电泳
宁波市2019年健康人群百日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健康人群百日咳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特征,评估人群百日咳实际感染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分层随机抽取宁波市3个区(县)9个年龄组共1206名健康居民纳入研究,采集调查对象血清并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百日咳毒素IgG(PT-IgG)抗体。结果调查对象PT-IgG抗体阳性率为0.91%(95%CI:0.45%~1.6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10(95%CI:2.86~3.36)IU/ml。9个年龄组人群PT-IgG抗体阳性率在0.00%~1.68%之间,GMT在2.08~5.28 IU/ml之间。≥5岁人群百日咳评估感染率为4572.81/10万(95%CI:1807.30/10万~9348.12/10万),感染率高峰出现在5~岁组和≥50岁组,分别为9301.62/10万(95%CI:1121.77/10万~33154.68/10万)和8967.02/10万(95%CI:1059.45/10万~31845.94/10万)。结论2019年宁波市人群百日咳实际感染率较高。由于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并不持久,宁波市青少年和成年人已成为百日咳感染重点人群。建议强化百日咳监测能力,完善疫苗免疫策略。
赵薛飞叶硕马瑞董红军方挺许国章
关键词:百日咳血清流行病学
宁波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3种相关病毒的检测与分型
2017年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中食源性相关病毒感染情况与流行特征,为防控病毒性胃肠炎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129份食源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核酸;用NSP4和VP1基因对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流行株分别测序。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核酸52份,阳性率为2.44%,以A组感染为主;检出诺如病毒核酸113份,阳性率为5.31%,以Ⅱ型为主。VP1基因将诺如病毒分为GⅠ.2、GⅡ.6和GⅡ.17 3个型;A组轮状病毒均带NSP4毒力基因。全年均可检出病毒,秋冬季是发病高峰;全人群均可检出,5岁~及其以下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于18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发现A组轮状病毒和GⅡ.17型诺如病毒是本市病毒性胃肠炎主要流行病原。病原感染途径多样、带毒者多、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检出,本市人群随时有暴发疫情的可能。应加强关注,强化检测,以减少疾病的流行。
叶硕周伟艳高红倪红霞谢蕾徐景野
关键词:病毒性胃肠炎
宁波地区福氏志贺菌1c新亚型检出与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检出的新亚型福氏志贺菌1c的生化特征、耐药性和毒性等情况,为防控菌痢提供依据。方法菌株分离采用常规方法,生化鉴定采用API生化条,血清分型采用玻片凝集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检测采用PCR法。结果福氏志贺菌1c亚型的生化结果与标准株一致;血清凝集抗原结构式为(FI:7,8);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为多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携带ipaH、shET1和shET2毒力基因。结论福氏志贺菌1c亚型是宁波地区检出的新亚型。在治疗上应关注菌株的多重耐药性,在防控细菌性痢疾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时发现新亚型及血清型变化。
徐景野沈玄艺叶硕章丹阳宋启发张建群
关键词:生化特征多重耐药性毒力基因
象山县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检测及分子分型
2025年
目的调查象山县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的流行状况和分子特征,为感染的监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筛选获得DEC菌株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根据测序结果进行细菌耐药基因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及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ore genome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cgMLST)分析。结果共分离到29株DEC菌株,检出率为9.8%,以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为主(占比分别为51.7%和31.1%),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的占比(17.2%)相对较低。耐药基因分析显示,菌株对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多种抗生素普遍耐药。MLST分型鉴定出19个ST型别[包括1个新ST型别(STcpEC1)],其中ST117、ST2178、ST31和ST48为优势型别。ETEC菌株主要集中于克隆复合体CC-10,而EAEC和EPEC菌株的分子分型较为分散。cgMLST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不同DEC菌株的遗传特征。结论象山县DEC菌株感染以EAEC、ETEC和EPEC为主,耐药基因丰富,其中EAEC和EPEC分子分型较为分散,ETEC集中于克隆复合体CC-10。
张柳燕方迪叶硕朱小桢薛传静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耐药性分子分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