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峰松

作品数:36 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耐药
  • 3篇电泳
  • 3篇脉冲场
  • 3篇脉冲场凝胶电...
  • 3篇基因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分型
  • 3篇腹泻
  • 3篇病例
  • 2篇冻存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基因
  • 2篇药物敏感
  • 2篇中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甲状腺...
  • 2篇神经氨酸酶
  • 2篇酸酶

机构

  • 25篇上海市松江区...
  • 6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上海市松江区...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汇像信息...

作者

  • 25篇盛峰松
  • 12篇乔雪飞
  • 9篇姜永根
  • 9篇孙中兴
  • 7篇蒋元强
  • 3篇李欣
  • 3篇杨丽华
  • 3篇曹雪英
  • 3篇邱香
  • 2篇王桂敏
  • 2篇刘茶珍
  • 2篇宋峻
  • 2篇臧嘉捷
  • 2篇汪正园
  • 2篇朱虹
  • 2篇丁文彬
  • 1篇王彦梅
  • 1篇王嘉瑜
  • 1篇朱美英
  • 1篇高俊岭

传媒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21年上海市某区412例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分析松江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的基本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选择上海市松江区2011—2021年报告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上海市松江区2011—2021年期间共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412例,死亡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0/10万;中毒病例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共发生309例,占75.0%;月份病例数与月平均最高气温为负相关关系(r=-0.755,P <0.05)。病例数最多的是城郊接合部,160例,占38.83%;72.82%病例发生在家中;中毒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发生主要原因是炭火取暖、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结论 在冬春季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健康宣教工作,强调室内通风的重要性,正确使用炭火、燃气热水器等设施,警惕新出现的潜在中毒危险,可有效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顾晓旭俞龑韬邱香孙中兴盛峰松蒋元强
关键词: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温
2017-2019年度上海市松江区A(H1N1)pdm09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2017-2019监测年度A(H1N1)pdm09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特征。方法对松江区分离的毒株随机挑选46株A(H1N1)pdm09流感病毒毒株进行HA和NA基因序列进化分析和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开展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性监测。结果A(H1N1)pdm09流感病毒属于6B.1A分支且进化出了6B.1A2、6B.1A5A和6B.1A6进化簇。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HA和NA基因与WHO推荐的2019-2020年度的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8.6%~99.4%和99.1%~99.7%。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1蛋白共有23个位点发生氨基酸序列变异,43.48%病毒发生位于抗原决定簇Cb、Sa和Sb区的S74R、S164T、T185I共同突变,提示病毒发生抗原漂移。鸡胚适应性分析发现HA蛋白D187V、Q223R和E224K位点的适应性突变。NA蛋白共有25个位点发生变异,存在酶活性中心E119K(2/46)突变。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显示,所测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均敏感。结论A(H1N1)pdm09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持续变异,因此应持续监测流感病毒,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吴佳瑾刘玲赵雪盛峰松乔雪飞
关键词: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
病毒检测前处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病毒检测前处理单元,包括样品管输入输出模块、取样处理模块、冻存管阵列、金属浴模块,以及机械臂模块,所述样品管输入输出模块用于取样管的布置,所述冻存管阵列为金属浴模块提供冻存管,...
盛峰松姜永根乔雪飞
文献传递
上海市某区医院1351例生活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生活中毒发生情况及特征,构建松江区生活中毒谱,为制定生活中毒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1351例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351例中毒病例中男性占56.2%,女性占43.8%;中毒病例的年龄集中在21~40岁(共568例,占42.0%);中毒好发职业是离退休230例(占17.0%),技术工人212例(占15.7%)、商业或服务业职员205例(占15.2%);三大中毒原因是环境暴露、滥用酒精、自杀;50.4%(681例)的中毒发生在7~10月;中毒患者中共有1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致死率1.0%。结论松江区应根据中毒谱,在高危时节,针对高危人群加强相关危害毒物的宣传教育,切实保护和促进当地居民的健康。应充分发挥中毒病例监测在掌握当地中毒谱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中毒预防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李燕杨木华俞龑韬江松盛峰松蒋元强
关键词:中毒
2017-2019年上海市松江地区腹泻病综合监测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地区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初步构建"区级疾控中心-监测哨点医院"区域性腹泻病综合监测网。方法根据上海市腹泻病监测实施方案,2017-2019年间隔抽取区内2家监测点医院,对其肠道门诊腹泻病例进行调查采样,同时进行11种病原菌分离鉴定和8种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阳性的部分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进行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等11种抗生素耐药性监测。结果 3年共报告急性初诊腹泻病例5 766例,采样753份,阳性检出率为40.11%,细菌、病毒及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05%、18.99%和1.06%,≥2种病原混合感染阳性率检出率为3.72%。共检出332株病原体,包括9种细菌、6种病毒,主要为诺如病毒90株(占27.11%)和副溶血性弧菌60株(占18.07%)。病原检出率呈较明显的夏季和秋冬季高峰,病毒和细菌检出率整体呈现交替互补的特点。细菌检测高峰为2017年8-10月,2018年8-9月和2019年5-9月;病毒检出高峰为2017年2-4月、2018年12月-2019年4月、2019年11-12月,同期细菌和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占57.61%)。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沙门菌对氯霉素高度敏感(均为100.0%),3种细菌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松江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高发季节是夏季和秋冬季,主要病原构成是副溶血弧菌、弯曲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以及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对常见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初步构建了"区级疾控中心-监测哨点医院"腹泻综合监测网络。
杨丽华俞佳莉盛峰松乔雪飞陆利君刘玲钱懿青鞠卫华张清慧黄丽
关键词:腹泻病病原谱流行病学特征耐药
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测定饮用水中一氟三氯甲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建立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测定饮用水中一氟三氯甲烷的方法。方法以相同浓度下一氟三氯甲烷和氟代苯内标标准物质来测定,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优化吹扫时间、解吸温度、吹扫流速等吹扫捕集参数和色谱、质谱条件。吹扫流速为40 ml/min、吹扫时间为11 min、解吸温度为250℃、为最佳实验条件。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饮用水中的一氟三氯甲烷经吹扫捕集吹脱出后,捕集阱吸附,再经热解吸将目标物进入气相色谱仪分离,质谱检测,以特征离子与内标离子峰面积比值定量。结果在选定的仪器条件下,饮用水中一氟三氯甲烷在0.2μg/L~10.0μg/L浓度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0.03μg/L,回收率为90%~95%,相对标准偏差<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精密度高,检出限低,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一氟三氯甲烷的测定。
曹雪英杜春辉盛峰松
关键词:吹扫捕集气质联用饮用水
2014—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哨点企业电焊烟尘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市工业产业集中的郊区之一,辖区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众多,其中因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导致的尘肺病是松江区最主要的职业病,尤其以电焊工尘肺为主。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辖区电焊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浓度成为劳动者、企业和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哨点企业中劳动者电焊烟尘暴露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4-2018年,采用三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松江区62家企业共228名焊接作业劳动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体采样仪采样,采用重量法测定工作场所电焊烟尘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采用现场调查问卷,收集和分析可能影响暴露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获得228份电焊烟尘样品,8 h TWA中位数为1.76 mg/m^3,总超标率为17.54%。5年间电焊烟尘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6,P <0.01),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趋势<0.01)。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电焊烟尘超标率(30.19%)和8 h TWA(2.40 mg/m^3)最高,不同行业间电焊烟尘超标率和8 h TW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P <0.05;H=15.78,P <0.01)。连续作业超标率(23.08%)和8 h TWA(2.10 mg/m^3)高于间歇作业(χ^2=4.05,P <0.05;Z=-3.17,P <0.01)。CO2气体保护焊的超标率(22.09%)高于氩弧焊和焊条电弧焊(χ^2=6.19,P <0.05;P <0.05);CO2气体保护焊的8 h TWA(1.92 mg/m^3)也高于氩弧焊(Z=-3.84,P <0.01)。通风效果较差的作业场所中电焊烟尘超标率(34.29%)和8 h TWA(3.63 mg/m^3)高于通风效果好的作业场所(χ^2=8.70,P <0.05;H=44.73,P <0.01)。[结论]2014-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哨点企业电焊烟尘暴露水平和超标率呈现下降趋势。作业场所通风效果、焊接工艺类型和作业特征是影响电焊烟尘暴露水平的主要因素。今后仍要对通风效果差、连续作业和CO2气体保护焊等重点岗位的电焊烟尘暴露进行防控。
江松蒋元强俞龑韬孙中兴盛峰松王彦梅
关键词:电焊工电焊烟尘影响因素
2017—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乙型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2017—2020年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其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特征。方法使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流感病毒疑似病例的标本,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接种犬肾细胞和鸡胚培养病毒。对乙型流感毒株HA和NA基因测序,序列进行基因进化及氨基酸变异分析,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研究毒株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的敏感性。结果2017—2020年度松江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4.24%(506/3554),主要流行季为冬春季,呈现B/Victoria和B/Yamagata亚型交替流行的特点。松江B/Victoria流行株主要位于1A(△3)B进化分支,少数位于1A及1A(△2)分支,与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相比,流行株HA和NA核苷酸同源性分别在97.62%~98.19%、98.11%~98.78%,1A(△3)B分支HA蛋白抗原决定簇区突变主要发生在120环和160环。B/Yamagata流行株均位于3进化分支,与疫苗株B/Phuket/3073/2013相比,HA(NA)核苷酸同源性98.71%~99.04%(98.69%~99.27%),未发现抗原决定簇区氨基酸改变。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显示,所测的乙型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均敏感。结论2017—2020年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抗原性匹配度不佳,需持续做好乙型流感病毒监测及病原学特征分析,为流感疫苗筛选及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刘玲吴佳瑾徐馨雨姚霞菁姜永根盛峰松乔雪飞
关键词:乙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特性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社区老年人多病共存与死亡关系的队列研究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多病共存的流行现状及其对死亡的影响程度,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首先于2015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的4 008名6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追踪随访研究对象的死亡情况。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多病共存情况、生活状态与健康行为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评。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使用R 3.6.2软件进行绘图。生存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基线时多病共存发生率为34.6%,3年随访中共死亡214例,其中无病组死亡49例(4.10%),单一疾病组死亡71例(4.98%),多病共存组死亡94例(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多病共存患者死亡风险是无病组的3.18倍(HR=3.18,95%CI:2.16~4.6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多病共存的死亡风险更高,有统计学意义(χ2=9.333,P<0.01)。结论多病共存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应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综合管理。
王一陈秀芹黄丽妹陈浩朱美英叶博姚春霞闫慧慧马慧芬高俊岭盛峰松
关键词:老年
全流程自动化病毒核酸检测系统构建与优化被引量:3
2022年
为提高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减少检测人员暴露风险,该研究利用机械臂取代人工操作,整合病毒样本前处理、核酸提取纯化、PCR体系构建、PCR扩增检测4个子系统,并通过优化开盖功能、吸液防堵塞功能及液面追踪功能,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稳定运行。优化后,开盖成功率提高至99.13%(P<0.001),吸液成功率提高至99.31%(P<0.001),构建PCR扩增体系成功率提高至98.89%(P=0.005)。通过优化时序管理,实现24小时千人份病毒样本全流程自动化核酸检测,满足高通量精准病毒核酸检测需求。
盛峰松乔雪飞姜永根吴佳瑾孙中兴熊彩虹刘家朋
关键词:病毒核酸检测自动化高通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