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娟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北亚热带油橄榄(城固32)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为研究北亚热带内陆地区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开花物候、开花样式及花器官特征,探讨其有性繁殖系统的特点。试验对西秦岭南坡地区油橄榄(城固32)的开花生物学进行研究,统计开花进程,雄花和两性花在花序上的着生位置和数量,测定雄花和两性花形态指标并切片观察,电镜扫描分析雄花与两性花花粉粒。结果表明:(1)在北亚热带北缘内陆气候条件下油橄榄花期集中在5月,单株花期15~20 d,盛花期持续4~6 d;(2)油橄榄具有雄全同株的性系统且花器官较小,雄花及两性花都具有正常发育的雄蕊。通过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发现两性花的雌蕊正常发育,而雄花只有较小的子房和败育的柱头;(3)雌蕊是两种花型花器官生物量差异的主要部位,两性花雌蕊的生物量明显比雄花大(P<0.01),树体分化出雄花投入的资源更少;(4)雄花与两性花在花粉量、花粉粒大小上差异不显著,在着生位置上,花序轴顶花全部为两性花,雄花出现在花序轴的中部和基部的几率分别是21.13%和30.77%。油橄榄品种城固32具有典型的雄全同株现象,雄花更倾向于在花序上出现的位置在行使它雄性功能方面并无优势可言,而且雄花花粉粒在数量、活力方面也没有优势,但是雄花的出现增加了花粉数量和P/O值,提高了植株的雄性适合度,雄花的出现也降低了两性花落花导致的树体资源浪费,保障其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能够繁殖最大化。
- 吴文俊芦娟赵梦炯史艳虎姜成英
- 关键词:油橄榄花序花器官花粉
- 白龙江干热河谷地带油橄榄花期物候及花性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试验观察油橄榄7个品种花朵的物候期,研究油橄榄2个不同品种完全花与雄花的花粉粒的大小及形态、花粉生活力的变化及花粉畸形率。结果显示:(1)在油橄榄7个品种中,"莱星"花期时间最长达20天,"皮削利"花期最短仅为16天;(2)油橄榄花粉粒形态相近均为长球形,但大小略有差异,赤道面为近椭圆形,具3个萌发沟,外壁纹饰清晰且呈穴网状;(3)"城固32号"和"鄂植8号"2种品种完全花花粉大小为263.16~245.06μm×181.96~173.86μm、雄花花粉大小为267.32~244.09μm×180.41~161.55μm,花粉形状指数(P/E)的变幅范围为1.44~1.52;(4)"城固32号"和"鄂植8号"2种品种的完全花与雄花的花粉畸形率均低于16.00%;(5)在4h内"鄂植8号"完全花的花粉生活力最高可达93.38%,"鄂植8号"雄花的花粉活力较为稳定,4~36h时段花粉生活力为73.94%~62.08%,在36h时段"城固32号"完全花的花粉生活力最低仅为49.84%。
- 赵梦炯陈立红吴文俊吴文俊芦娟姜成英戚建莉
- 关键词:油橄榄OLEA物候期花粉生活力畸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