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糖
  • 3篇兽医
  • 3篇兽医药
  • 3篇兽医药理
  • 3篇兽医药理学
  • 3篇抛锚
  • 3篇抛锚式教学
  • 3篇情景
  • 3篇理学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改革
  • 2篇皂苷
  • 2篇人参
  • 2篇细胞
  • 2篇免疫调节
  • 2篇口服
  • 1篇单胞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信号

机构

  • 10篇浙江大学
  • 1篇温州科技职业...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台州学院

作者

  • 10篇马晓丹
  • 3篇姜中其
  • 3篇楼程富
  • 3篇胡松华
  • 3篇徐伟
  • 2篇王华南
  • 1篇师福山
  • 1篇冷超粮
  • 1篇任大喜
  • 1篇王勇
  • 1篇李肖梁
  • 1篇李培德
  • 1篇俞佳
  • 1篇毕师诚
  • 1篇陈玉娇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例犬卵巢囊腺癌的病例报告
犬猫卵巢肿瘤罕见,可能与子宫卵巢摘除手术的普及相关。卵巢肿瘤在犬的整体发病率很低,大部分卵巢肿瘤发生在老年犬。卵巢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其肿瘤类别具有多样性。近日浙江大学附属动物医院收治一例转诊的犬腹腔肿瘤病例,经过多种...
叶蒂王鹿敏潘家臻张华李慧敏马晓丹师福山王华南
关键词:卵巢肿瘤囊腺癌恶性手术
1株猫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探究浙江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患猫鼻窦炎眶内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试验采集患猫额窦、鼻腔、鼓泡部位的内容物,采用细菌分离纯化、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致病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仅从患猫鼓泡内容物中分离得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ZJU2021。ZJU2021属于多重耐药菌株,对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多黏菌素B等5种药物敏感,而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多西环素等30种药物耐药。ZJU2021菌株基因组全长为6868280 bp,含有6426个基因;其中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等药物相关耐药基因48个;抗生素抗性基因61个,形成抗生素外排、抗生素靶向、抗生素灭活等耐药机制;毒力因子编码基因687个,其产物主要关于抗菌活性、铁摄取、调控系统、毒性蛋白等。ZJU2021毒力基因toxA和exoT与GenBank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相应基因核苷酸相似性高于99%,其中toxA与从天津包装饮用水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TJ2019-022株(登录号为CP065865.1)位于同一分支上,且二者构成独立分支;exoT基因与北京、兰州等地分离的人源铜绿假单胞菌处于同一分支。说明本次分离得到的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耐药基因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因此临床上应加强人兽共患细菌性疾病的监测。
李慧敏李培德潘嘉臻马晓丹马晓丹任大喜王华南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全基因组分析毒力基因
抛锚式教学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抛锚式教学也称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情景,使教学建立在生动的事件或问题情景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通过师生间互动交流与探讨,使学生亲身体...
姜中其楼程富马晓丹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兽医药理学教学改革情景
覆盆子多糖调控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信号通路的研究
2025年
为了探究覆盆子多糖(RFP)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不同浓度(10µg/mL~100µg/mL,后同)的RFP分别作用BMDC 24h后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FP对BMDC吞噬活性、MHCⅠ、MHCⅡ以及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NC)相比,10µg/mL~100µg/mL RFP可极显著抑制BMDC的吞噬活性(P<0.01),其中以50µg/mL RFP抑制BMDC的吞噬活性作用最强,且各浓度的RFP均可极显著促进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及MHC I、MHC II的表达(P<0.01)。采用RT-qPCR检测100µg/mLRFP作用BMDC后不同时间细胞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加氧酶2(PTGS2)、Toll样受体2(TLR2)mRNA的转录水平。采用ELISA及Griess法检测不同浓度RFP作用BMDC后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趋化因子CC配体5(CCL5)、趋化因子CXC配体2(CXCL2)及NO的含量。RT-q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RFP作用1 h~4 h时,BMDC中TNF-α、IL-1β、IL-6、PTGS2、CXCL2及TLR2 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P<0.05)和极显著升高(P<0.01),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作用2 h时达到峰值;iNOS mRNA的转录水平则在RFP作用4 h时极显著升高(P<0.01)。ELISA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25µg/mL~100µg/mL RFP作用后的BMDC中IL-1β、IL-6、TNF-α、CCL5、CXCL2的分泌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而低浓度RFP(10µg/mL)作用的BMDC中仅IL-1β、IL-6、CXCL2的分泌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各浓度RFP作用的BMDC上清中NO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以RFP处理BMDC 30 min,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38、JNK、ERK及IKK-β和p65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特异性通路抑制剂(包括JNK、ERK、p38及NF-κB通路的抑制剂)分别与RFP共处理BMDC 24 h,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各浓度RFP作用的BMDC中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38、JNK和ERK以及NF-κB信号通
郑斯纯赵明秦诗越王家淇马晓丹赵凯徐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信号通路
口服人参茎叶皂苷和黄芪多糖对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研究饮水口服人参茎叶皂苷(GSLS)和黄芪多糖(APS)对环磷酰胺诱导鸡氧化应激的影响。将120只SPF鸡分为人参茎叶皂苷给药组(CY+GSLS)、阳性药物对照组(CY+APS)、CY对照组(CY+Saline)和空白对照组(Saline),比较口服GSLS和APS对氧化应激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应激鸡口服GSLS和APS可显著提高鸡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增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维生素C、维生素E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并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碳(Carbonyl)的含量,提示GSLS和APS对氧化应激鸡抗氧化功能均具有显著提高作用,且GSLS拮抗鸡的氧化应激的作用较APS更为显著。
陈玉娇俞佳马晓丹胡松华
关键词:人参茎叶皂苷黄芪多糖氧化应激
家禽后海穴注射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1引言后海穴位于动物尾根部与肛门连线的凹陷中。在该穴位注射疫苗可提高免疫效果。金海波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后海穴接种疫苗可以激活更多的免疫活性细胞,增强免疫应答。本文以鸡、鸭、鹅、番鸭为研究对象,在后海穴注射新城疫、禽流感、...
李邹澍以迟晓庆马晓丹袁丽佳王勇崔雪梅徐伟胡松华
关键词:三联灭活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后海穴新城疫禽流感
抛锚式教学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抛锚式教学也称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情景,使教学建立在生动的事件或问题情景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通过师生间互动交流与探讨,使学生亲身体...
姜中其楼程富马晓丹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兽医药理学教学改革情景
文献传递
抛锚式教学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抛锚式教学也称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情景,使教学建立在生动的事件或问题情景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通过师生间互动交流与探讨,使学生亲身体...
姜中其楼程富马晓丹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兽医药理学教学改革情景
文献传递
黄精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5年
目的:分离纯化长梗黄精多糖,表征其初级结构,研究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从长梗黄精根茎中提取粗多糖,利用木瓜蛋白酶联合Sevag法除蛋白后获得黄精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黄精多糖进行结构分析;采用MTT、中性红、ELISA和Western blot等试验技术分别研究黄精多糖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胞饮活性、TNF-α分泌、MAPK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提取法的黄精多糖得率为41.61%,总糖含量为94.00%,M_(w)为3125 Da,由阿拉伯糖(1.85%)、半乳糖(6.14%)、葡萄糖(56.41%)和甘露糖(35.60%)组成;体外试验表明,黄精多糖在2.5~200μg/ml浓度下对巨噬细胞无细胞毒性,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胞饮活性,促进TNF-α的产生,提高p38、ERK、JNK、p65、IκB和IKK等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激活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结论:超声辅助法可以高效提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长梗黄精多糖,为黄精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孙芸芸赵明秦诗越郑斯纯张皓翔马晓丹李肖梁徐伟
关键词:黄精多糖分离纯化巨噬细胞免疫调节
口服人参皂苷Rg1提高鸡的肠道黏膜免疫被引量:10
2019年
将96只SPF母鸡随机分成4组,1,4组注射生理盐水;2,3组连续3d肌肉注射环磷酰胺(Cy)诱导免疫抑制。3组在Cy引起免疫抑制后连续7d每天饮水口服1mg/kg人参皂甙Rg1,其余组只饮水。1,2,3组于给药结束后免疫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疫苗,4组不免疫。于给药前和免疫后1,2,3周计算脾脏和法氏囊指数,采血测定抗体阳性率,检测十二指肠灌洗液总sIgA和特异性sIgA含量;观察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以及IgA+细胞数。于免疫后1周提取十二指肠总RNA,检测肠组织免疫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和免疫抑制组相比,饮水口服1mg/kg人参皂苷Rg1可提高IBDV抗体阳性率,显著增加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肠道总sIgA和特异性sIgA含量;此外,口服Rg1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IELs和固有层IgA+细胞数量,上调了鸡十二指肠TLR4、p65、TGF-β、pIgR和CCR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毕师诚马晓丹吴烨崔雪梅胡松华
关键词:人参皂甙RG1环磷酰胺黏膜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