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磊

作品数:22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微物理
  • 5篇滴谱
  • 4篇云微物理
  • 4篇积云
  • 4篇飞机观测
  • 3篇云滴谱
  • 3篇人脸
  • 3篇人脸重建
  • 3篇三维人脸
  • 3篇三维人脸重建
  • 3篇散度
  • 3篇凝结核
  • 3篇离散度
  • 3篇集合卡尔曼滤...
  • 3篇夹卷
  • 3篇层积云
  • 3篇ENKF
  • 2篇地形
  • 2篇雨滴谱
  • 2篇谱宽

机构

  • 2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淮河流域气象...
  • 1篇南京市气象局

作者

  • 22篇朱磊
  • 13篇陆春松
  • 2篇史湘军
  • 2篇刘青山
  • 2篇王玉莹
  • 1篇陈光舟
  • 1篇袁松
  • 1篇王善敏
  • 1篇陈景华
  • 1篇吴香华
  • 1篇李丹
  • 1篇王元
  • 1篇王元
  • 1篇沈新勇
  • 1篇葛旭阳
  • 1篇陈魁
  • 1篇高郁东
  • 1篇吕晶晶
  • 1篇银燕
  • 1篇万齐林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气象科学
  • 2篇大气科学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暴雨灾害

年份

  • 5篇2025
  • 2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微物理过程对黄山云滴谱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2008年4—7月、2009年5—8月和2011年5—9月黄山光明顶的云滴谱观测资料,对离散度和体积平均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随着体积平均半径的增大,离散度与体积平均半径之间的相关从正变成负,主要与活化、凝结、蒸发和去活化有关,与以往研究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负相关比较弱,主要与碰并过程有关。当云雨自动转化阈值函数增大时,碰并增强,离散度与体积平均半径之间的相关性由负转正,且正相关性逐渐增强。碰并导致的正相关削弱了凝结和蒸发导致的负相关。此外,尽管云滴谱出现了双峰谱,但第一档强度(第一档浓度除以总的浓度)仍然可以很好地区分正负相关性。
芮雪陆春松朱磊王元银燕陈魁
关键词:云滴谱云微物理过程离散度
雷达径向风资料EnKF同化应用对Vicente(2012)登陆台风强度变化过程预报的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探索了基于WRF模式的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WRF-EnKF,简称EnKF)在近海有可能达到更强台风连续循环同化中国大陆高时空分辨率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的效果,同时检验台风Vicente(2012)的三维结构演变及其动力学特征。通过短期集合预报得到跟随当前流场变化着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的台风涡旋和动力学结构。研究发现,EnKF同化预报系统能有效地同化高时空分辨率雷达径向速度观测资料,显著改善初始场中台风Vicente的中小尺度内核结构,同时提高对台风Vicente的路径和强度及其相伴随的短期强降水预报。在台风最强时刻同化雷达径向风观测能快速(1~2 h)得到真实的暖核台风结构,同时进一步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另外,EnKF同化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还能有效提高短期降水预报,1 h和3 h累积降水的分布、降水中心以及降水随时间演变都能得到显著改善,这与改善台风路径、结构和强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中国东南沿海有可能达到较强的台风进行同化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可改善登陆台风的预报水平,这为利用我国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改善模式的初始场从而提高台风预报提供一定的指示作用。
朱磊万齐林刘靓珂沈新勇高郁东
关键词:热带气旋集合卡尔曼滤波
云光学厚度影响因子的模拟研究
2023年
基于绝热气泡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了垂直速度、气溶胶数浓度和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对云光学厚度的影响。模拟结果不仅能够很好地再现气溶胶第一间接辐射效应,且发现云光学厚度与垂直速度间的正相关性。当云中液态水含量不变时,垂直速度与气溶胶数浓度的增加导致云滴数浓度的增加和云滴有效半径的减小,进而使云滴总表面积增加、云的反照率增强。然而垂直速度与气溶胶数浓度的迅速增加导致云滴数浓度的增速与云滴有效半径的减速同时减缓,进而使云滴总表面积增速减缓、云的反照率增速减缓,云的光学厚度增速减缓。此外,当气溶胶数浓度粒径谱分布相同时,其化学成分分别为有机碳、硫酸铵、海盐时所对应形成云滴的有效半径依次减小、总表面积依次增加,所以云的光学厚度依次增加。该研究结果阐明了以上因素对云光学厚度的影响机理,有利于加深对气溶胶第一间接效应的理论认识。
赵阳王元陆春松陈璟怡邱玉珺朱磊洛桑加措
关键词:云光学厚度
卷入卷出的定量计算及其对云微物理量的影响机理
夹卷混合过程(卷入率、卷出率、夹卷混合机制)对云的宏微观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为解决在观测资料中无法同时估算卷入率和卷出率的问题,以及卷入卷出过程对云微物理的影响,本文利用云的飞机观测资料,提出了估算卷入率和卷出率的新方法,...
朱磊
关键词:微物理
文献传递
一种深对流云卷入卷出率同步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对流云卷入卷出率同步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大气科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观测资料;将云滴谱中同时满足含水量和数浓度要求的空间位置识别为深对流云,其余的空间位置识别为云外;将深对流云中最大...
朱磊陆春松贺欣李君俊徐晓齐孙诚
EnKF同化葵花8号卫星全天空红外辐射率对一次暖区暴雨的预报影响
2024年
暖区暴雨局地性强,天气系统和触发机制不明显,导致数值模式对其预报能力有限.本文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PSU-EnKF)同化系统和区域中尺度模式WRF,针对华东一次暖区暴雨过程,开展全天空红外辐射率资料同化模拟试验,探讨同化葵花8号(Himawari-8)水汽通道的全天空红外辐射率对此次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改进的影响.结果表明:逐小时循环同化多个时次的全天空红外辐射率资料,能够有效改进此次暖区暴雨的预报效果,暴雨TS评分显著提高,模拟的3h降水位置和强度更接近实况.这些改进源于在同化中加入了云区辐射率资料,使得模式初始场中包含了更多的中尺度对流信息.同化后对水汽场的调整,如增湿和水汽的输送;风场的调整,如中层冷空气的侵入和低层幅合切变的加强等,都是影响本次暖区暴雨预报的关键因子.
娄珊珊朱磊朱磊陈光舟陈光舟袁松
关键词:集合卡尔曼滤波暖区暴雨
基于通道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
2025年
针对重建的三维人脸形状细节缺失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通道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无监督三维人脸重建方法。通道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在多通道上融合了不同通道的特征信息,并学习不同尺度的人脸特征,使得网络学习更加丰富的全局特征。同时引入了最新的大核注意力方法,在单通道上抑制背景噪声,提取更多的人脸特征信息。在BFM,3DFAW和Photoface三个人脸数据集上定性和定量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王超智朱磊刘青山
关键词:三维人脸重建
对流夹卷和地形拖曳对青藏高原降水影响的综合效应
2025年
青藏高原在亚洲和全球气候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特殊的地理特征使其成为数值模式中降水误差较大的区域之一.模式在青藏高原降水模拟的偏差与该地区独特的对流过程和复杂的地形效应存在密切联系.鉴于此,本文利用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2019年夏季青藏高原的大气过程开展了持续2个月的数值模拟.在WRF模式中引入了优化夹卷过程的对流方案,以及地形湍流拖曳(TOFD)方案,以研究二者的对青藏高原云降水模拟的复合作用.结果表明,优化的对流方案能够在整体上减小模拟的湿偏差, TOFD方案能够调整降水的空间分布,使其与观测结果更加接近,特别是在高原南坡减小了降水模拟的湿偏差.本文还进一步探究了两个方案对降水模拟过程的作用机理.通过优化对流方案,模式中的对流卷入率得以提高,同时对流云的厚度、出现频率以及降水强度均有所降低,进而降低了对流降水量. TOFD方案通过减小向高原的水汽输送、风速、垂直速度以及云物理过程,使高原南坡降水减少.两个方案的联合应用整合了各自的优势,有效提高了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模拟的精度.本文所得结果改善了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模拟的偏差,为该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研究以及降水预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参考.
李君俊陆春松陈景华周旭阳坤徐晓齐吴香华朱磊贺欣巫诗颖林鹏程
关键词:青藏高原对流参数化
一种雾中过饱和度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中过饱和度优化方法,包括:利用三次样条插值这一预处理的方式在反向积分前对数浓度进行平滑和细化,能够有效平滑数据,减少数值积分的误差;该方法通过反向积分及温度动态补偿估算过饱和度,并引入实际活化率与理论活化...
徐子瑜陆春松王宏博冯仰阳许嘉璐朱磊孙靖析王玉莹
三参数冰相云微物理方案在CIESM模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由于云的时空尺度非常宽广,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一直是气候模式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借鉴中尺度模式云微物理方案从双参数向三参数扩展的思路方法,发展了联合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Integrated Earth System Model,CIESM)三参数冰相云微物理方案,弥补了默认双参数方案不能预报冰晶粒径分布谱形参数(μ)的不足,进而分析了双、三参数方案对气候模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双参数方案(μ为0),三参数方案预报得出的μ更为合理,其在垂直分布上整体呈现出“高层小低层大”的特点,高层的低值主要是由于冰晶核化以及较大的冰晶粒子沉降后粒子之间相互混合导致的,而低层的高值主要是由于冰晶粒子在沉降过程中的粒子分选机制导致的.与双、三参数方案中μ的差异相呼应,模式模拟的气候平均态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三参数方案模拟的总云云量、低云云量、中云云量和总降水相较于双参数方案更接近观测结果,高云云量的误差增大.其中总降水的改进主要是由于高云云量的增加,大气稳定度增加,对流性降水减少.此外,还调整了相关参数,以改善模式对辐射的模拟能力.总之,本文在全球气候模式中评估了双、三参数方案对于模拟气候平均态的不同影响,为气候模式中云微物理方案的发展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贺欣陆春松史湘军朱磊张文韬李特李君俊吴尚徐晓齐
关键词:微物理气候模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