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勇

作品数:2 被引量:5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精神卫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行为
  • 1篇少年
  • 1篇童年
  • 1篇童年期
  • 1篇虐待
  • 1篇虐待儿童
  • 1篇欺凌
  • 1篇欺凌行为
  • 1篇青春发育
  • 1篇青春期
  • 1篇青春期发育
  • 1篇青少年
  • 1篇自我伤害行为
  • 1篇不良心理
  • 1篇不良心理行为
  • 1篇初中生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滁州卫...

作者

  • 2篇汪耿夫
  • 2篇苏普玉
  • 2篇杨海
  • 2篇徐耿
  • 2篇肖勇

传媒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性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各种欺凌行为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3个城市3所普通初级中学的2 704名15岁以下中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发生情况,并自我评价青春期发育状况。结果初中生各种欺凌行为中被他人言语欺凌报告率最高(53.8%),对他人网络欺凌报告率最低(4.5%);除被他人关系欺凌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类型欺凌与被欺凌行为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男生,欺凌他人行为中的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被他人欺凌行为中的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43,27.015,10.602,8.398,8.118,P〈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女生,仅言语欺凌他人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5,P〈0.05);男、女生均表现为发育中晚期的同伴欺凌行为报告率高于发育早期。结论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生随着发育阶段的上升,多种欺凌行为的报告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应加强对青春发育期男生欺凌行为的预防控制。
杨海汪耿夫肖勇胡国云王路晗徐耿苏普玉
关键词:青春期发育精神卫生
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对不良心理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自杀未遂)的影响,为开展相应人群的心理干预与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3市(铜陵市、阜阳市、滁州市),共计5 72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等的发生情况。采用两步聚类分析对青少年遭受童年期虐待的情况进行分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情况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未受虐待和忽视,共2 763人(48.3%);第二类为轻度虐待和忽视,共2 356人(41.1%);第三类为中重度虐待和忽视,共607人(10.6%)。童年期遭受轻度和中重度虐待与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均高于未遭受虐待与忽视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童年期遭受轻度和中重度虐待与忽视均是青少年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两步聚类分析方法能对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进行准确分类;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是青少年多种不良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
肖勇汪耿夫杨海王路晗胡国云徐耿苏普玉
关键词:虐待儿童精神卫生自我伤害行为青少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